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都进来认木头,认全了我出串珠子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晓鹏    时间: 2010-5-5 00:55
标题: 都进来认木头,认全了我出串珠子
介绍最详细最精彩的得珠子,没出详细介绍的第一个全答对的得珠子。
10天后我来审查。
[attach]213859[/attach]
作者: 中仁    时间: 2010-5-5 0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胡晓鹏    时间: 2010-5-5 01:09
胡总,上点细图大家更好分辩,7种我比较有把握,一种不大有保证
中仁 发表于 2010-5-5 01:02

那你就跟着感觉走吧....
作者: tpcozst    时间: 2010-5-5 01:16
从左至右:1.紫檀 2.乌木 3.红酸枝 4.绿檀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 7.大叶檀 8.科檀
这是拜读了您的博文的成果.
作者: tpcozst    时间: 2010-5-5 01:20
从左至右: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2.乌木(非洲条纹,又名“黑檀”“紫光檀”)3.红酸枝(老挝) 4.绿檀(阿根廷)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缅甸) 7.大叶檀(非洲) 8.科檀(科特迪瓦)
这回算详细了吧.呵呵呵.
作者: 蜘蛛    时间: 2010-5-5 01:27
1紫檀,2 黑檀 ,3酸枝 ,4绿檀 ,5黄花梨,6 鸡翅,7 大叶檀, 8科檀.
作者: 蜘蛛    时间: 2010-5-5 01:29
我好像回答不太详细。
作者: dawu99    时间: 2010-5-5 02:34
从左至右: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2.乌木(非洲条纹,又名“黑檀”“紫光檀”)3.红酸枝(老挝) 4.绿檀(阿根廷)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缅甸) 7.大叶檀(非洲) 8.科檀(科特迪瓦)

你的博客里好像都有,一个一个去对就行了。哈哈。。。。

珠子就不要了,刚在你那买了满星的,已经是非常的喜欢了。哈哈。。。。
作者: 不懂茶不懂壶    时间: 2010-5-5 04:18
从左至右: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2.乌木(非洲条纹,又名“黑檀”“紫光檀”)3.红酸枝(老挝) 4.绿檀(阿根廷)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缅甸) 7.大叶檀(非洲) 8.科檀(科特迪瓦)

你的博客里好像都有,一 ...
dawu99 发表于 2010-5-5 02:34

同意兄的见解 但没您幸运 我买了老胡一根新料 但没买到满星的珠子
作者: 清水    时间: 2010-5-5 07:46
本帖最后由 清水 于 2010-5-5 08:01 编辑

从左至右:
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我来自印度,木质坚硬,但性情温和,六百年前就是中国人的朋友了
2.乌木(我来自非洲,非洲人都叫我黑木  我还有个弟弟叫条纹乌木
3.红酸枝(我来自老挝,作为老红木的替代品非常殊胜,但我脾气不好,大家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变形金刚” )
4.绿檀(我来自阿根廷,但很多人觉得我没有巴西的好,其实我才是正宗的哦 [em49]   )
5.越南黄花梨(我本是名门贵族,只因为生错了地方,却被人轻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6.鸡翅木(我来自缅甸,那可是鸡翅木的最佳产地,最讨厌黄鸡翅了,那么粗糙的纹理还敢代表我们家族到处招摇    )
7.卢氏黑黄檀“大叶紫檀”(我来自马达加斯加,本来无意冒充紫檀,这都人类的贪婪所致,与我无关    )
8.科檀(我来自科特迪瓦,长的很像紫檀,大家还给我起了外号叫非洲小叶紫檀,其实我比紫檀的肤质细腻多了,只是脾气不太好  )
作者: 清水    时间: 2010-5-5 07:47
本帖最后由 清水 于 2010-5-5 08:04 编辑

[em56]
可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作者: 司马茶    时间: 2010-5-5 08:37
从左至右:
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我来自印度,木质坚硬,但性情温和,六百年前就是中国人的朋友了
2.乌木(我来自非洲,非洲人都叫我黑木  我还有个弟弟叫条纹乌木
3.红酸枝(我来自老挝 ...
清水 发表于 2010-5-5 07:46


被扒了底裤了
作者: 闲夫    时间: 2010-5-5 10:34
3是红酸枝,不是老挝红酸枝吧?我觉得象缅甸的多点。
作者: dawu99    时间: 2010-5-5 12:06
9# 不懂茶不懂壶

老料金星这个东西也应该不是每天都有的。。。。兄可提前向老胡预定嘛。。。。
作者: jkyc    时间: 2010-5-5 12:31
学习
作者: 胡晓鹏    时间: 2010-5-5 12:49
3是红酸枝,不是老挝红酸枝吧?我觉得象缅甸的多点。
闲夫 发表于 2010-5-5 10:34

老挝的,木材局部有相似。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5 14:09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7 23:34 编辑

从左至右

1:紫檀,俗称“小叶檀”,别名“青龙木”,而其余各类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
   紫檀乃帝王之木,被世人称为“木中之王”。 同时,紫檀又有“神木”之称,常期佩戴可辟邪、保平安,汉藏佛教、宫廷乃至民间对于紫檀非常推崇。其质地坚实细密、色泽华丽、花纹优美,但紫檀生长极其缓慢,一棵成材的紫檀要生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因出材率极低,资源奇缺,常有“十檀九空,寸檀寸金”之说。关于“十檀九空”也有专家质疑此说。
       紫檀的木纹没有黄花梨复杂,多数是直纹。紫檀木有木疖、树包、鬼脸的地方会特别的光滑、油润和漂亮,手感特别好,肉眼几乎看不见棕眼,摸上去就象是在摸一块玉一样,而且它的紫红色绸缎光会更加耀眼。紫檀属木材众多,一般被称为草花梨,其色泽、纹理、硬度与上述紫檀木相距甚远。
      因其在反复揉搓之后,紫檀会散发出一种叫做“木氧”的物质,所以檀木所散发的香气有益人体心脏、肝脏、肾脏等机能,能有效稳定人体脑波使情绪平衡、安祥、沉静、助益睡眠,更有帮助禅定之效益。 紫檀木屑有护肤功效,紫檀对肠胃也很好,把紫檀屑做成抱枕的枕芯,对肠胃病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锯开的紫檀木有很多种颜色,如黑红、红黄、紫红等颜色,且紫檀也有油檀和糠檀之分。在好土上生长太快的紫檀木质会较糠,树径大而多数不空心;在石山上的紫檀会长得慢,木质较好,含油量更高,更坚重,但树径小而多空心。油檀重且颜色深,糠檀轻则颜色淡,有时会接近浅黄色。
  能见到的紫檀木有以下几种:“牛毛紫檀”,木质鬃眼极细又长,略带一些弯曲,分布不均匀,因像牛毛,又称“牛毛纹”。这是最常见的紫檀。“鸡血紫檀”,木色暗紫带红,质地细腻带有油性,在临近材边部位,常见不规则的暗朱红色斑纹。“金星紫檀”是紫檀木中的佼佼者,其木质地坚细,色泽墨紫,木质鬃眼里闪耀着有光的金点。还有一种较低档次的“花梨紫檀”,鬃眼粗大,质地较粗,色泽似花梨。周默先生《木鉴》一书还有“豆瓣紫檀”一说。
  有牛毛纹、金星和鸡血石色等都是紫檀本身的特性,有的甚至在同一紫檀树中都存在。牛毛纹不过是由于紫檀纹理交错卷曲而形成的,是比较稀少的,价钱可以稍高一些,但它的性能并不比其它紫檀好。金星紫檀是在生长过程中,心材遭腐,管孔内有树胶和硅化物等各种物质的沉淀,当你切开紫檀的时候,看得见星星点点,这就是所谓的金星,并不是民间传说的紫檀里含有黄金丝。至于鸡血紫檀,是取紫檀木块,放在白酒里浸泡,由于含有紫红色的树胶和紫檀素,溶于酒精或醚,所以都呈现鸡血石红色,这是酸枝木鸡翅木等红木没有的特点。
     
2:乌木.根据国家标准GB/T18107--2000所提供资料。
    其属柿树种,中具黑色心材的珍贵树种之木材。无特殊气味。结构细而匀,纹理通常直至略交错。材质硬重。耐腐,耐久,通常沉于水。密度很大,具有在优良的弯曲特性,有很高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韧性极佳,耐振动载荷。与中国阴沉木---"乌木"不同。在非洲,人们常用“非洲乌木”来形容当地的美人,因为乌木经打磨后光泽鲜亮,质感极佳。此外,非洲当地人还认为,乌黑的木头不仅可以辟邪,还能为人们带来好运。
      乌木,皮土黄,心材黑,木质硬重、细腻,内含树胶,乌木雕无需油漆,色彩便乌黑发亮,是极好的的工艺雕刻用材。乌木雕是非洲雕刻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向人们展示着非洲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70年代莫桑比克主席萨莫拉率领友好代表团对我国进行访问时赠送给毛主席的珍贵礼物——权杖通长83.41厘米,就是用非洲乌木雕刻而成。
     乌木砍伐时会有血一样的树汁流出来,生长速度异常的慢每五年才长一个年轮,一根碗口粗细的乌木就要生长一二百年。而且大部分都是七扭八歪的生长所以它的成材率特低。乌木纹理细腻而又坚硬耐用再加上散发着黑色诱惑的它还能发出金属般的声音也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人大量运回国作为用来加工制作乐器和高档家具的用材。
    我国民间常将黑黄檀、东非黑黄檀等与乌木类木材统称“黑檀”。


3:红酸枝,酸枝古称孙枝、紫榆,因红酸枝开锯时,木材散发一种辛香,闻之有酸辛味,两广多称之为“酸枝”,因颜色大多为枣红色,长江以北多称之为“红木”或“老红木”.
  红酸枝初伐时其心材一般为深赭红色,随着长时间放置,逐渐在空气中氧化而呈暗红色。木质坚而重,可沉于水,结构细密,有深褐色或黑色条纹。其饱含蜡质,只需打摩擦蜡,即可平整如鉴,润泽光华,抚之细滑清凉,木纹美观,具有一种深厚含蓄而华贵隽永之美。
     正宗的红酸枝,老挝的最好。越南的也行,但越南进的半成品材就不行了,因为它是半成品,是先生产然后再烘干,而真正的工序应该是先烘干再生产。
  红木与檀木的区别为:重量略轻于紫檀,鬃眼比紫檀大,年轮纹都为直丝状。划痕呈赭褐色,酒浸后液亦呈赭褐色。而紫檀纵切面纹理如短卷发,划痕呈紫色。
     胡版所发从特征看所是老挝所产,越南产的颜色,纹路有区别.
  
4:绿檀,又分维腊木属和愈疮木属。“维腊木”心材材色多变,心材初见橙黄色,新鲜时浅至深绿色,久则转深绿橄榄绿褐色至咖啡色或暗绿色;“愈疮木”心材黄褐色、深褐至黑褐色,带有灰至几乎黑色条纹;从外表看,非神仙不能区分!
      维腊木也分乔木维腊木和萨米维腊木,流通我国市面的主要是萨米维腊木俗称"玉檀香","绿檀","绿檀香"等,主要来自阿根廷和巴拉圭。绿檀木放置时间的越久颜色越绿,木质散发出独特的檀香味;因自然生长极慢,自然存量极为有限,比一般的红木更为稀少。绿檀密度在檀木中居中,置于水中紫檀在最下面,绿檀在水中,檀香原木在水面上浮着。
     绿檀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质,在密闭的薄膜下其有机物质无法挥发出来便会在木材表面形成晶莹剔透的絮状结晶物, 这也是判断真假绿檀最有效最简便的方式。在阳光下呈黄褐色,在光线暗淡处变幻成绿色,湿度和温度升高变幻成深兰色,紫色。
     绿檀木质地紧密坚硬,侵蚀不朽。自然漂亮的木纹,手感滑润细腻,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在绿色的檀木珠子上清晰可见极具装饰性的天然纹路,一圈圈犹如久远的年轮,散发着远古的纯然气息和梦幻般的迷离光泽。
     绿檀木神奇美丽,人们通常供为吉祥之物,称为“圣檀木”。随身佩带,邪气不侵。灵气保佑平安,福报美好人生。

5:越南黄花梨,规范称呼“越南香枝木”。与海黄如同“南橘北枳”,相对而言,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油性差,发干、发涩。在自然光下很少有半透明的琥珀感。颜色越南黄花梨浅一些。越南花梨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间,条纹粗细不一、混浊不清,以浅黄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直径可超过35CM。
    越黄,质地坚硬细腻,色泽为红褐或深红褐色,带深色条纹,辛辣气味浓郁,久则微香,色泽鲜丽,纹理清晰如行云流水,长百年而粗不足盈握。色泽金黄,有一种天然的油光泛于其上,抚之温润细腻,温润如玉,其华美与可爱,早在千百年前已然形成。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档的家具和木雕用材之一!

6:鸡翅木,亦称“鸂鶒木”,“杞梓木”,其子为红豆,又称“相思木”。多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鸡翅木木质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呈细花云状,酷似鸡翅膀。特别是纵切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图案。鸡翅木较花梨、紫檀等木产量更少,木质纹理又独具特色,因此以其存世量少和优美艳丽的韵味为世人所珍爱。  
   鸡翅木木纹较细,纹理呈圈状,肌理细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尤其是纵切面织细浮动,具有禽鸟颈翅那种灿烊闪耀的光辉。鸡翅木的新老之分实为优劣之分。
      鸡吉谐音,凡明清两代文物上有鸡必定喻吉,任何有关吉祥图案的书都有此解。鸡翅木的名字使它受到欢迎,历史上文人的倾心青睐,商贾达官的附庸风雅,使之成为贵族,追逐者众。
   鸡翅木家具在明清家具中比例很少,但个性十分突出。它风格迥异,既不像黄花梨家具文人化倾向那样明显,也没有紫檀家具那样沉穆雍容。鸡翅木家具周旋于文人与商贾之间,迎合着高雅与低俗,适应着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

  
7: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黑酸枝类,非紫檀,有酸香味。之所以也叫作“紫檀”是因为它心材的新切面是橘红色的,久后为深紫或底色发乌咖啡色,还有一股酸香气,酷似紫檀。
    大叶紫檀与檀香紫檀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叶紫檀有花纹,紫檀没有漂亮的大花纹路。但是大叶紫檀手感的细润程度低于紫檀,并且很少有香味。另外大叶紫檀的油性也小于檀香紫檀。与真正的小叶紫檀相比,大叶紫檀的纹理显得粗一些,弦切面上带状条纹明显且宽,管孔形成的牛毛纹长、直、粗、多,显得木材比紫檀木粗糙,颜色较浅,打磨后有明显木线,即棕眼出现。

8:科檀,即科特迪瓦小叶檀,“科檀”并不属檀科,极易与印度小叶紫檀混淆,印度小叶檀现存量很少了,“科檀”是印度小叶紫檀最好的替换品,其油性比印度小叶紫檀稍差,颜色偏淡黄色,条纹较多,材质比檀香紫檀脆。值得注意的是两者价格差价较大。
    科檀质地细腻,手感圆润,颜色浅红,与印产小叶檀纹理相差明显,盘玩后的科檀佛珠,由起初的浅红逐渐变为紫红,晶莹剔透,并有猫眼纹形成,同样深受玩家喜爱!
   科檀木材具光泽,结构甚细,木材沉于水,材芯新锯为富贵红,随日久氧化为紫黑色,锯末可做染料,开花为白色蝶形花,蕊为淡黄色。
   
   另外发一点常识:檀,梵语是布施的意思,因其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称圣檀。世界上仅存有沈檀、檀香、绿檀、紫檀、黑檀、红檀等,而且数量极其有限。其质地紧密坚硬、色彩绚丽多变、香气芬芳永恒,且百毒不侵,又能避邪治病,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作为吉祥物,以保平安吉祥。


胡门弄斧,作了很多功课才发的。。。请胡版雅正~
继续查了一资料,重新理顺了一些材料
作者: GSMYXSL    时间: 2010-5-5 16:29
学习一下
作者: tpcozst    时间: 2010-5-5 19:07
精彩!
作者: tpcozst    时间: 2010-5-5 19:08
KOKO 回答的精彩!
作者: 1stracer    时间: 2010-5-5 21:01
胡兄,这个正确答案都在你《木头的自我介绍》里明盘了,稍有点心的都能找到,我提议到我这楼先一人一串珠子送好,然后另出题[em50]
作者: 油翁    时间: 2010-5-6 09:50
lz好贴,引精彩回复
作者: tbmc2009    时间: 2010-5-6 09:56
http://www.jadepot.com.cn/bbs/vi ... &extra=page%3D3

就是这个贴啊。您自己已经介绍了
[em50]
作者: 酷街少爷    时间: 2010-5-6 10:09
回楼上的,老胡是让咱自己说出对这些木头的看法
作者: 乱剑    时间: 2010-5-6 11:22
顶一个!!!!!!!!!!!!!!呵呵 !!!
作者: 迷途    时间: 2010-5-6 11:25
胡哥。出手不凡啊
作者: 跟斗酒    时间: 2010-5-6 11:26
从左至右: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2.乌木(非洲条纹,又名“黑檀”“紫光檀”)3.红酸枝(老挝) 4.绿檀(阿根廷)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缅甸) 7.大叶檀(非洲) 8.科檀(科特迪瓦)
作者: 跟斗酒    时间: 2010-5-6 11:26
从左至右: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2.乌木(非洲条纹,又名“黑檀”“紫光檀”)3.红酸枝(老挝) 4.绿檀(阿根廷)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缅甸) 7.大叶檀(非洲) 8.科檀(科特迪瓦)
作者: 阿莫    时间: 2010-5-6 13:21


悲啊。。。我仅认识烧水煮饭的木头。。。
作者: 木头桩    时间: 2010-5-6 13:47
本帖最后由 木头桩 于 2010-5-7 14:41 编辑

1紫檀(豆科紫檀属紫檀木类 )      有金属质感 紫气东来 雍容华贵之感
2乌木(柿树科柿属乌木类 )     在地摊上见过 乌突突 黑了吧唧的 图上的感觉有条纹 不太懂
3红酸枝(豆科紫檀属红酸枝类)    颜色介于紫檀和黄花梨之间 清代用于紫檀的替代木材 局部纹路很像黄花梨和紫檀 棕眼长 粗大明显
4绿檀 (没查着) 有种很特别的味道 传说对人身体有益 用热水泡会析出绿色颗粒 我的养壶笔就是这木的
5越南黄花梨(豆科黄檀属香枝木类) 好多越黄的纹路也很漂亮 纹路视乎没有海黄的规整 有些凌乱之感 对于海黄的不静不宣 显得有些闹 海黄花纹有灵动之感 越黄则有些呆板 个人分不太清楚
6鸡翅木(豆科崖豆属鸡翅木类)    看图似乎和市场是卖的非洲鸡翅有些像 质地粗糙不细腻 价格挺便宜 不是老家具鸡翅木的用材 老家具鸡翅木 鸡翅纹内敛 含蓄
7大叶紫檀(豆科黄檀属黑酸枝类)   96年开始冒充紫檀 还惊动了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 后来马达加斯加出了书面报告说 本国不产紫檀
8.科檀(没查着) 没上过手 胡总淘宝店里见过 好像是把二胡 产自科特迪瓦 电视采访胡总时 胡总也提到过

欢迎补充
作者: 酷街少爷    时间: 2010-5-6 15:25
4绿檀 (没查着) 有种很特别的味道 传说对人身体有益 用热水泡会析出绿色颗粒 我的养壶笔就是这木的
木头桩 发表于 2010-5-6 13:47

这个我得说一下,绿檀对人体有伤害,里面含有一种物质(具体是啥记不清楚了)长期接触会导致脑袋痛,恶心等症状。制作绿檀的东西的话那反应就更大了!
作者: 酷街少爷    时间: 2010-5-6 15:28
这个大家得注意,不要去看百度上说的,因为绿檀这种东西成本非常低,木头本身还带有那种香气,所以商家销售这种东西会有很大利润,才会给它说的有什么安神啊,对人体有益!
作者: wangnin2463    时间: 2010-5-6 15:59
这贴子真火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6 16:00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6 16:08 编辑

绿檀是不是有毒,需要时间来证明,绿檀木的使用时间也很久了,还没有发现因为绿檀木家俱或其他工艺品的原因导制了中毒,或者导制了死亡的案例。那就可以证明有没有毒。不要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绿檀中到底含有什么成分?
其成分大致为:二氢愈疮木酸及脱氢愈疮木酸,甲基呋喃愈疮树脂,愈疮木醇,愈疮树脂等。医药单位利用其浸出物,作为治疗咳嗽用,效果甚佳。

木材放射性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 酷街少爷    时间: 2010-5-6 16:03
绿檀是不是有毒,需要时间来证明,绿檀木的使用时间也很久了,还没有发现因为绿檀木家俱或其他工艺品的原因导制了中毒,或者导制了死亡的案例。那就可以证明有没有毒。不要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绿檀中到底含有什 ...
KOKO 发表于 2010-5-6 16:00

这个兄还真得听我的,如果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绿檀的东西来试试哈!
作者: 酷街少爷    时间: 2010-5-6 16:07
老胡创业初期,自己制作绿檀的珠子等物件,晚上回家之后便出现了恶心头晕等症状!一些朋友也自己尝试过制作绿檀的小东西,也有说过做完之后头痛!
作者: 熊猫竹子    时间: 2010-5-6 16:20
惭愧,说实话,我分不出这些木头来,哈哈。但是绿檀我做过东西,小挂件,全手工,从一块大料上锯下来,然后自己一点一点磨出来了。结果是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头疼!亲身经历,而且我基本上是一个抵抗力比较强的人,呵呵。紫檀,红酸枝我也做过,没有这个反应!这个东西,小心点为上,死不了人,难受也是很不爽的!别为了这个东西叫真了,没啥意义!我觉得最需要说的是:绿檀价格超级便宜,大家应该注意不要吃药哈。上两个我做的小玩意,一个绿檀的米老鼠头像,一个紫檀心。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6 16:42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6 17:26 编辑

刚才查不少资料,总结如下绿檀还是不要用来做大件.

大件确实有人会引起头疼感觉,但是尚没有证据表示为中毒,谨慎认为为过敏.

做大件还存在色差大,变色快,容易收缩的问题.

谨慎认为是:绿檀的味道太香,我们习惯了的空气就是无味的,时间长了,人的心情就会烦躁,头晕\痛等.

连战先生家的地板就是绿檀.绿檀有可查的资料2002年左右就有开始做绿檀家具类.而工艺品则历史悠久,古时皇家贵族皆好此物.在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贵族以拥有绿檀饰品作为显耀身份的象征,甚至为此物发起过小规模战争.

英文资料,尚未发现绿檀有毒的说法.
作者: 烟云飘渺    时间: 2010-5-6 19:51
从左至右:1.紫檀 2.乌木 3.红酸枝 4.绿檀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 7.大叶檀 8.科檀

作者: 木头桩    时间: 2010-5-6 20:08
居然这么大争议啊 反正味道是很大 放在抽屉里 整个抽屉都是味道 而且泡在热水里会析出小颗粒  看来又得买个养壶笔去了  出现了不良反应 对人体有危害的几率较大
绿檀这个咋处理呢? 大家出出主意 是不是要扔掉
作者: 鬼鬼十二    时间: 2010-5-6 21:06
胡哥万岁!
作者: xjh5522    时间: 2010-5-6 21:48
从左至右: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2.乌木(非洲条纹,又名“黑檀”“紫光檀”)3.红酸枝(老挝) 4.绿檀(阿根廷)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缅甸) 7.大叶檀(非洲) 8.科檀(科特迪瓦)
作者: xjh5522    时间: 2010-5-6 21:56
从右至左
1.科檀(来自科特迪瓦,长的很像紫檀,大家还给我起了外号叫非洲小叶紫檀,其实我比紫檀的肤质细腻多了).
2.卢氏黑黄檀“大叶紫檀”(来自马达加斯加).
3.鸡翅木(来自缅甸).
4.越南黄花梨.
5.绿檀(来自阿根廷).
6.酸枝(来自老挝,作为老红木的替代品非常好).
7.乌木(来自非洲,又叫黑木 ).
8.紫檀“小叶紫檀”(来自印度,木质坚硬,性情温和).


得珠子一串。呵呵。可以站内短,也可QQ联系。谢谢
作者: 旅夜书怀    时间: 2010-5-7 09:16
手钏是我的了 群里找我呀
左到右
1紫檀  檀香紫檀  俗称印度小叶檀 ,有老料新料之分,所谓新料指人工种植的,市场上基本都是这种了。 价格呢 我在天津沈阳道买,价格从100-300元/斤 都有 还有带金星的400的。颜色据说有从橘红 富贵红 高贵紫色的变化  我曾经250一斤买过一个板料做镯子,出来的富贵红色, 是其他所有红木的红所无法比拟的。给人的感觉无法言说。可惜那个镯子带裂痕,让老婆摔断了 我又粘上了 遗憾呀!50块钱白花了,还好里面留下了平安扣。

2 乌木  开始不懂的时候搞的我晕头转向,市场名字叫的很乱,花钱交了学费以后慢慢知道了。20一斤 学费不贵。 说说乌木学习体会:此乌木,非黑檀 非纯黑的乌木,更非紫光檀,更不是阴沉木,乃条纹乌木。市场上能见的料也比较规整了,不像紫檀料那样碎。此木沉,棕眼小,打磨后比较细腻。但此木不能见水,见水后颜色变浅,颜色看着让人不舒服,我买过一个木条 当镇纸,水砂纸加水打磨后,水干以后,本来很黑的木头变灰了。郁闷了好几天。做过一个乌木木榔头也有这个现象。切忌不要见水。

3 红酸值 红酸枝产地很多,树种也很多,好坏差别很大,特点是纹路像是一个一个的大对勾。棕眼要大些,虽然是红色,要是做成工艺品,单独看也不错,如果和紫檀比较的话,给人的感觉是和紫檀没法相提并论的。料20一斤 见到好的 可以多多收藏。本人用此料做过牙签筒,和镯子,效果还是可以的。镯子5块钱的料,老婆带了好几个月,一直没跟我吵吵买玉镯子,超值呀。

4 绿檀 颜色发绿 新切面不太绿,过些天后就绿了,可能是氧化的原因吧。另一个特点是有香气,是不是叫檀香味咱也不知道,我没闻过檀香什么味的。料比较糠,价廉。手钏10-50元的都有。沈阳道也卖20元/斤(怎么都是20元?)。 我买过两个小条打算做手钏,算下来料的成本就10块一串,和人家成品一样,我就没做,留着闻味吧。

5 黄花梨  此料没买过,据说海黄越黄 是同一树种产地不同。我没在市场上看道过海黄的料,越黄的倒是经常有卖,但是纹理不好,黄黄的木头,也要上百元。怕上当没买过。所以一直不知道人家图片上花纹如此好的木头,打磨前是个什么样子。要是有谁告诉我那些黄木头打磨完就有漂亮花纹了,我就去买。

6 鸡翅木 有大鸡翅小鸡翅之分,现在都是大鸡翅了。有大料,棕眼大,多用在家具制作上,把玩件就不必用鸡翅木做了吧。本人没买过鸡翅木,单位旁边是卖红木家具的,捡过他们扔的鸡翅料头,也给他们做过鸡翅木的工具手柄,打磨完纹路还是不错的。市场也20/斤,可以划价,料大。

7卢氏黑檀 就是大叶檀了,有了他才有了小叶檀的名字吧,大叶檀来历很有一段故事的,可以去百度搜一下。料大 可以做家具。20-30一斤,本人对它不感兴趣,没买过。图片的颜色不典型,我看到的大叶檀颜色发黑紫。

8 科檀  科特迪瓦紫檀。我初认木头时上的第一个当,当时不懂何为紫檀,在早市有人卖木头,用科檀冒出小叶檀卖给我。3量25元。我做了一串珠子。 料也不错质地细腻。但红不是富贵红,黑筋不明显,做成的珠子有猫眼一样的小圈。给人的感觉是和紫檀不一样的。 沈阳道没看见过卖科檀料的。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7 10:13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7 11:03 编辑

正在查阅绿檀是否有毒的资料.  胡板功课暂停几天.
目前的资料没有明确表示绿檀有毒.
闻到绿檀味道引发头疼等一适症状的例子不少.
正在查阅相关英文资料,目前尚无太大收获.

      目前所说的绿檀一般有三种,一是指愈疮木,其材质甚佳,硬度和油性极大,很多国家都把这种木材用于做水下轴承,由于用量较大,资源日益枯竭,与檀香紫檀一样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甚至比檀香紫檀还要珍稀,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未见到此类木材。即使有愈疮木属的木材,但与做水下轴承的愈疮木相比,材质也相差较大。
      二是指萨米布蒺(标准中文译为玉檀香,也有音译为百乐圣檀,POLO SANTA )产地巴拉圭、阿根迁、巴西,目前根据阿根廷的请求,列为国际濒危物种。国内市场称其为绿檀,主要原因是绿与禄谐音,图个吉利,另外此木初期为绿色。
      三是哥伦比亚维腊木。不香。有人称其为假绿檀。玉檀香与维腊木有亲缘关系,但虽然它们与愈疮木都属蒺藜科,并无亲缘关系。但玉檀香与愈疮木含有愈疮木酚等芳香物质,都可提炼出愈疮木精油。玉檀香提炼的更多。有发汗功能,因此对人体的解毒作用。对风湿病有一定的好处,另外能治感冒和咳嗽,目前国内已有以这种成分为主的止咳药水。另外能调节女性生理功能,有催情作用。还可作皮肤的收敛剂,防止皮肤松驰,有美容功效。但由于香味不易去除,对于不喜欢这种香味的人来说,比较麻烦。另外,此种香味虽然容易入静,但会让一些人精神不集中此种木材所做家具的稳定性尚可,如果做之前没有开裂,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初为黄绿色,以后越来越深,逐渐变成墨绿色,时间长了会变成褐色,最后变成深咖啡色。

英文的一些介绍资料简单翻译
绿檀(阿根廷),是类愈创木。
绿檀(阿根廷)心材是棕色,黑和绿色的(变化在从轻的橄榄绿的颜色到褐巧克力色),与条纹。 多汁木材主要稀薄和淡黄色。 这木头基本的比重在0.92和1.1 g/cm之间,含有叫做“通卡豆胶”,可作为香水的成分。 它的树脂可以通过有机溶液得到和使用做油漆和黑漆。
绿檀(阿根廷)的精华对皮肤医治有作用,并被高度赞誉。是容易被点燃,材质很密集,并且生产一股芬芳烟。  木头的小片断也使用作为天然香火的在各种仪式上使用。


      转一绿檀使用者的亲身体会:我曾经见过四五年后变成深咖啡色的家具,确实非常漂亮。我用此木做了一对顶箱柜和一个大罗汉床,衣服放入顶箱柜一段时间后,香气扑鼻,可保持一天的时间。由于不到两年,现逐渐变成墨绿色,据说这种木材还会变色,如果长期不受阳光照射,还会变回草绿色,温度和湿度增加还会变成浅蓝色,所以又有人称其为变色龙。有人说此种木材会长白毛,那是因为它所含油性较大,会析出,但处理得当,封住棕眼可解决这一问题。用绿檀做的家具白于逆光看非常漂亮,顺光看效果一般。一些人不喜欢绿檀的颜色,一听到绿色就想到了绿帽子,但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因此绿檀的最终颜色不是绿色,而是很漂亮的咖啡色。另外,用绿色的木头做竹节式的家具会更合适,用此木材做与茶叶有关的家具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我有一绿檀茶盘,也有一紫檀茶盘,前者的效果好多了。由于绿檀的油性较大,比别的木材防水,做茶盘更合适。但建议不要哥伦比亚绿檀,没有香味,油性差,意蕴差多了。另外国内有的专家把玉檀香归入愈疮木,其实是不对的。POLO SANTA 中的SAN 从词源学来说都是与宗教仪式有关,此木与当地宗教应该有一定关联,所以才称为圣檀。
作者: 木头桩    时间: 2010-5-7 11:39
绿檀的味道真算不上香  个人不喜欢
作者: 旅夜书怀    时间: 2010-5-7 12:20
koko 资料很全呀
作者: 民主茶庄    时间: 2010-5-7 15:21
1紫檀,2 黑檀 ,3酸枝 ,4绿檀 ,5黄花梨,6 鸡翅,7 大叶檀, 8科檀
作者: breezek    时间: 2010-5-7 17:19
这帖子好,回头百度一下所有的只是贴都粘过来,保证是最详细的
作者: breezek    时间: 2010-5-7 17:24
从左至右:1.紫檀2.乌木3.红酸枝4.绿檀 5.越黄  6.鸡翅木 7.大叶檀 8.科檀

胡总想让我们多学点儿木头的知识,用心很良苦,用心很深刻!!!得不到手串也得顶,得到手串更要顶!!!!!!!!!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7 18:06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7 21:03 编辑

百度的只是一部分,百度的资料也是需要筛选的,也需要串联,并不是简单的罗列.为了搞明白和明确这些木头,大部分是照国标或者别人介绍的一些材料来确定的.
这两天还是比较忙,本来想把专业期刊的和一些英文资料也整理整理的.但是还是忙,单位有个监控项目要做.回头抽出时间继续整理.
作者: 一条水草    时间: 2010-5-7 21:03

作者: 红木工艺品    时间: 2010-5-7 22:53

作者: 太极    时间: 2010-5-10 11:12
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
⊙紫檀是一种通称,就像红木(包含白酸枝及红酸枝)也是通称,很多的国家的檀木也通称紫檀,当然包括印度紫檀,也就是明代家具用的紫檀.
⊙我们认定的紫檀木,应是印度的小叶紫檀,又称鸡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贵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级的.
⊙目前市场苏州上海"常"有刻"血檀精品"或称紫檀琴的二胡,实际上90%以上是非洲檀木冒充.
⊙非洲檀木与鸡血紫檀这两种料品质相差非常的大,其价值成本为血檀木的1/4到1/6,其制作的乐器品质相当於新料老红木(红酸枝)等级,与血檀不可相提并论.
⊙我见过两种非洲檀木,一种较适合当艺品,另一种就是现在常被用来冒充印度血檀的檀木,以后者而言,其材质与现在的红酸枝在音色上的表现相当,价格成本也相当,但视觉就没有红酸枝好.
⊙印象中,大陆的标准称呼,血檀木指的只有印度鸡血紫檀一种,上海出售的非洲檀木其检验报告书,检验书上面明确的记载该木材属檀木的一种,并无血檀的字句出现.
⊙曾见有多把刻有"血檀精品"的胡琴,其材料确是非洲檀木无误,并非是血檀,所以可以确定有人鱼目混珠,将非洲檀木误导或是仿冒为印度血檀销售,以赚取暴利.
⊙真品材料目前出现缺货的现象,而大部分以南非紫檀木充代,尤其是上海苏州一带作多,有经验者可以目视看出,但绝大部分的人不能辨别.
⊙这种紫檀自明末以后就少了,到清代中叶就绝了,所以当时都是官家的收藏品或是家具,无法流通到民间,所以可以肯定多年以来紫檀琴都是新料,没有旧料.
⊙之所以会有旧料的误判原因是这种材料的表面很容易氧化,只要半年琴的表面就会变深色,但是那只是一点外表而已里面一点没变.
⊙至於新料,是无法取代老料的音色的,这也是为何老小提琴贵的原因,相信二胡再不久的将来也会走上这一条路.
⊙真正的印度鸡血紫檀木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但不是檀香的香味,不过血檀木的香味并不酸,如果你的琴是酸味则必要请有经验者鉴定一下.
⊙〈檀香木木色偏白,甚至灰白,木质密度与硬度俱较紫檀低得多,紫檀木色由深红至黑紫,木质硬度与密度很高,密度比重在1.1至1.3左右,有微酸味的当是较近几种统称「紫檀」的硬木中之一,若以棉花蘸消毒酒精轻拭,棉花有紫红色者,属Pterocarpius (学名拼法可能有小误,待查找)中新料P. Dalbergia (或俗名 Padauk)机会较大,另外散见於明清家具的「降香紫檀」(P. Sandalis)现代几已绝迹,容或有旧家具料出现於二胡,但年代久远,香味大概早已散失,而「降香紫檀」可能只因带近似降香香味而得名跟降香并无从属.〉
⊙檀木琴原木若用酒精擦拭会将色素擦下来,这很正常不用担心,而且每种材料色素都会不同.
⊙〈紫檀木音色并不甜,共鸣也不理想,要称顶级恐要再放100年应可达到,此点可从大陆演奏家好用老家具的老红木琴证实,材料一定要老,只是可惜,这种老料实在太难取得,应值得收藏〉.
⊙印度新材小叶紫檀音色会比其他新料木材好的原因是:他的材质密度高,且新材中该材质较其他新材松脆,但纵是如此仍嫌不足.
⊙印度血檀木材料性质密度高,质偏松脆,是一种坚固耐用的材料,在正规的自然乾燥条件下,乾燥后是可以使用数百年而不坏,耐用性不容置疑,明代老家具就多有紫檀木至今仍完好如初,可以为证.
⊙但问题是现在的新料都未能自然乾燥,导致几乎每把紫檀琴都会有塌皮及弯杆子的问题,通常一把紫檀琴自然乾燥要有效果至少要5年以上,但这只是达到一般家具乾燥的基本要求而,要达到制作乐器的'退性'要求则通常要数十年甚至百年.
⊙南非紫檀木问题同印度血檀,但该材料密度稍差,松脆性也不及,但耐用性也都佳,都属高级用材,老红木(红酸枝)新料时密度约同於印度血檀,但是质更坚硬,所以新材做的琴不如新印度血檀做的琴松,至於耐用性也是至少数百年以上没问题.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国内的家具制作商所称的紫檀绝大部分是红白酸枝木,并非印度血檀,所以这一点务必要确定,以防出错,再者国内现在进口的古董家具应属仿古家具居绝大部分,颜色也都著色的多,当然也有真正古董家具,但是价格不菲,数量也极稀少,要购买最好是要确认清楚,不过我要提醒的是买料时,定要找懂料的人,否则容易出错,造成损失.
印度血檀 南非紫檀
我们认定的紫檀木,应是印度的小叶紫檀,又称鸡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贵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级的,大陆的标准称呼,血檀木指的只有印度鸡血紫檀一种,这种料自明末以后就少了,到清代中叶就绝了,所以当时都是官家的收藏品或是家具,无法流通到民间,所以可以肯定多年以来紫檀琴都是新料,没有旧料 价值成本为血檀木的1/4到1/6,制作的乐器品质(音色及价位)相当於新料老红木(红酸枝)等级,常被用来冒充印度血檀,虽如此,此料仍属高级用材
密度高,约同於新料老红木 密度稍差
新材中该材质较其他新材松脆 松脆性不及
新料老红木质地较新料血檀坚硬,所以以之做琴不如新血檀琴松脆  
在正规的自然乾燥条件下,乾燥后可以使用数百年而不坏 耐用性也是至少数百年以上没问题
现在的新料都未能自然乾燥,导致几乎每把紫檀琴都会有塌皮及弯杆子的问题,通常一把紫檀琴自然乾燥要有效果至少要5年以上,但这只是达到一般家具乾燥的基本要求而已,要达到制作乐器的'退性'要求,则通常要数十甚至百年 问题同印度血檀
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但不是檀香的香味,不过香味并不酸,如果琴是酸味则必要请有经验者鉴定一下   

2.乌木(非洲条纹,又名“黑檀”“紫光檀”)
乌木,又名“黑檀”(EBONY),古称“乌”或“乌文”等,属柿树种(Ebenaceae)柿树种(Diospyros)中具黑色心材的珍贵树种之木材。

柿树属树种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显黑色心材者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和非洲,如印度、印尼、斯里兰卡,泰国,缅旬、越南、柬埔寨、老挝。马达加斯加,刚果。加蓬等国。我国台湾,海南,云南等地亦有出产。

作为著名的工艺雕刻,乐器,家具用材之一,乌木商品材在我国其分类通常有下列二种:(1)心材黑色(纯黑色或略带绿玉色及不规则黑色心材(具深浅相列条纹或斑纹),此为轻工行业标准QB/T2385-98《家具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中乌木类商品材(家具用材)介绍(见标准附录A2.1)(2)已通过审定的国家标准《红木》送审稿事乌木(全部铀黑色)和条纹乌木(黑色或栗褐色,间有浅色黑条纹分类之介绍。

在传统用材行业(如民族乐器制造业)中,乌木类木材习惯上又分为乌木(角乌)、绿木(茶乌)、乌纹木(乌文)三种,据古籍记载:“角乌“纯黑。甚脆:“茶乌“自番舶来,质坚实,置水则沉;“乌文“舶上将来,乌文烂然。在日本,乌木类木材统称黑檀,据须藤彰司著《南洋材》介绍,黑檀类木材其区别(分类)如下:(1)本黑檀,心材颜色为纯黑色。(2)条纹黑檀,心材黑色,有灰色或红褐色的条纹。(3)青黑檀,心材黑色,在导管中充填绿色的物质而有绿色有条纹。(4)斑纹黑檀,有黑色和灰色的条,编译不大理石木(Marble wood)、斑纹木( Zebra wood)。我国民间有时也将黑黄檀( D.fusca)、东非黑黄檀(D.melanoxylon)等与乌木类( Disopyros sp)木材统称“黑檀“。

乌木类商品材宏观特征: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黑色或栗褐色。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管孔在内眼下略见(小至甚小);内含物丰富(多数含深色树胶)。轴向薄组织丰富,主为同心层式离管组线状(切线状)。木射线细至极细,径面斑纹不明显,弦面痕未见。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结构细而匀,纹理通常直至略交错。材质硬重。耐腐,耐久性。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通常沉于水。

商品材主要树种:乌木(D.ebenum) 、厚瓣乌木(D.crassifcora), 毛药乌木(D.pilosantnera)、印度乌木(D.melanoxylon)、苏拉威西乌木(Dcelebica)、绒毛乌木(Dtomentosa)、东印乌木(Dmontana)、安达曼乌木(D.marmorata)、菲律宾乌木(D,philipp)、交趾乌木(D.vear)、台湾乌木(Ddiscolor)等

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并非是非洲大陆地面上活的黑色木料。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News_content "

神奇的三星堆乌木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物一样,是四川人类的宝贵遗产,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活化石之美称。

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并非是非洲大陆地面上活的黑色木料。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乌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经多位乌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

可见乌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惊叹为“东方神木”。

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炭14测定,其乌木年龄为3200土50年。本人收藏的各种乌木距三星堆只有10公里远。

乌木的种类繁多,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 彬、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在德阳市绵远河一带还发现3米直径的大乌木,可见远古时代生态环境 是多么美好、壮观。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 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考古学家通过三星乌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译了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大象牙之谜。正是乌木的灵性,故宫博物院的老师测出乌木还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功能。蜀人视之为辟邪纳福之宝。

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极具 收藏价值。


乌木--远古的遗珍,俗称“阴沉木”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由于山崩、洪灾等自然变易使许多古树被冲倒后沉埋于古河床被泥沙所掩。
乌木质地沉稳而厚重,色泽暗沉,材源奇缺,为不可再生资源,乃蜀之珍宝,利用其自然天成之势,加工成各种根雕,山子,文房用品,实为高档馈赠佳品,极具收藏价值。现藏有作品数百件可供选择。
古人言:家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
作者: 太极    时间: 2010-5-10 11:12
3.红酸枝(老挝)
一, 红酸枝木: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隶豆科,黄檀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二, 红酸枝作为红木木材,是有历史渊源的。清代中期以来,紫檀(檀香紫檀)和黄花梨(降香黄檀)日渐难求,开始从南洋(东南亚一带)进口木材以替代,当时它有“紫榆”之称,因有酸香气,广东称之为“酸枝”,因颜色大多为枣红色,长江以北多称之为“红木”或“老红木”,也就是现在的红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的木质仅次于檀香紫檀,优于鸡翅、花梨。
  三 《红木》国家标准规定,红酸枝木类有如下四个必备的条件:①黄檀属(Dalbergia)树种;②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径向直径不大于200微米;③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④木材心材红褐色至紫红色。红酸枝木与黑酸枝木的区别就在木材心材的颜色上,黑酸枝木的材色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本类树种有:巴里黄檀Dalbergia bariensis,大乔木,分布于东南亚;赛州黄檀Dalbergia cearensis,大乔木,主要分布于巴西;交趾黄檀Dalbergia ochinchinensis,中乔木,主要分布于泰国、越南、柬埔寨;绒毛黄檀Dalbergia frulescensvar,大乔木,主要分布于巴西;中美洲黄檀Dalbergia granadillo,大乔木,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墨西哥等地;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中至大乔木,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和老挝;微凹黄檀Dalbergia retusa,中乔木,主要分布于中美洲。都是红酸枝,但红酸枝木的材质有所不同,心材材色有深有浅,材色约分为偏红色系和偏褐色系。偏红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柠檬红、红褐至紫红褐、常带明显黑色条纹,密度重,气干密度1.0 g/cm3,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心材材色也是有深有浅,色浅的偏黄色,纹理较直。市场上多见的红酸枝木纹理较直,有局部似黑酸枝木的栗褐色条纹,业内有称之为“绿筋”,就像人皮肤下的青筋——血管。质优的久置则木色变深,深枣红色至紫红色,色泽颇似檀香紫檀,木质细腻不亚于卢氏黑黄檀,是为红酸枝木的上品。偏褐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色,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产于东南亚。质优的心材紫红色或暗红褐色,弦切面带似黄花鱼腹部鱼皮纹。红酸枝木中还有纹理特别的类型。有弦切面带似肌肉纤维一样的浅色条纹,略似鸡翅木“V”形纹理的;也有弦切面花纹扭曲夸张艳丽的。
  四, 目前市场上,红酸枝木多出产于东南亚一带,主要有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现在入境的木材多为已经粗加工去除边材的方材,一般横截面为30×30cm以上,大料可达50~60cm,价格以吨为单位计算,个别也有按根论假的。红酸枝木材也有圆材的,直径较小,以老挝出产为主,偏紫红色,有黑色纵条纹(业内称“黑筋”),纹理美丽,有类似降香黄檀的鬼脸纹,密度大沉于水,这种情况的为以前的存料较多;材质稍差的,纹理相似,但颜色较浅,不均匀,密度较小多不沉于水,主产于缅甸,价格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两者材质上差别很大,差价也很大。目前市场价格为,缅甸材每立方米5000~9000元,老挝材红酸枝每吨12000~20000元不等。
  五, 红酸枝木产量大,有宽大材幅,颜色花纹美丽,材质优良,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类型、款式红木古典家具,也适宜制作装饰工艺品,乐器、雕刻等。是上等的好木材,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4.绿檀(阿根廷)

在我国从古到今,人们习惯于按木材的颜色或花纹命名木材,如紫檀、黄花梨、乌木、红木、鸡翅木。许多名称在木材学的著作中是找不到的,如读者所提“绿檀”。所谓的“绿檀”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名称,只是木材商或家具制造商为了抬高价格的市场俗称而已。
  根据木材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所谓的绿檀多为源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愈疮木(Guaiacumofficimale,蒺藜科,愈疮木属),除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外,南美洲其它热带地区也有分布。另外,还有产于同一地区的危地马拉愈疮(G.guatamalense)及神圣愈疮木(G.sanctum)两种木材。木材的基本特征为边材浅黄白色,心材绿或浅绿,久则变浅。原木端面,绿色斑点密布。径切面显深浅不同的绿色,有细长的深绿色或深褐色条纹;如果为弦切面,由年轮组成的轮廓纹理十分明显。绿色沉积物在心材部分的管孔及薄壁组织中均有分布。木材新切面清香扑鼻,锯解时芳香四溢,木屑呈绿色且发粘,浸水水色也为浅绿或深绿色。含水率16%时,气干密度为1.30g/cm3。干燥十分不易,一般采取阴干的办法。加工后木材表面油性较强,光泽耀眼。
  愈疮木,国内一般多用于佛珠、佛像、文具(如笔筒、镇尺等)及家具制作,故取美名为“绿檀”。在中国传统家具用材中是没有这种木材的,这种木材是近十年才进入我国的。价格较低.
  绿檀木
  绿檀木又称百乐圣檀。绿檀木的产地主要分布于美洲,产地国为美国、巴西、加勒比海岛和中美洲地区,是美洲木材中的极品.绿檀木生长于原始森林,终年云雾袅绕,采天地之灵气。人迹稀少,被当地土著供为神木。十八世纪初被发现,人们采伐制作高级家具及工艺品、提炼香精。绿檀因其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质,在密闭的薄膜下其有机物质无法挥发出来便会在木材表面形成晶莹剔透的絮状结晶物, 这是因为绿檀内所含丰富的机物所致,同时这也是判断真假绿檀最有效最简便的方式。在阳光下呈黄褐色,在光线暗淡处变幻成绿色,湿度和温度升高变幻成深兰色,紫色。
  绿檀木质地紧密坚硬,侵蚀不朽。自然漂亮的木纹,手感滑润细腻,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在绿色的檀木珠子上清晰可见极具装饰性的天然纹路,一圈圈犹如久远的年轮,散发着远古的纯然气息和梦幻般的迷离光泽。
  绿檀木的神奇美丽,人们通常供为吉祥之物,称为“圣檀木”。随身佩带,邪气不侵。灵气保佑平安,福报美好人生。古有传说可避邪治病……因其特性高贵,在我国古代宫廷极为流行,大官贵族都普遍佩戴。放一尊绿檀的雕品于案头可提神醒脑,长期接触此物对身体有益。
  基于人们回归自然的心态和追求绿色产品,喜爱收藏珍贵豪华产品的强烈愿望,令用绿檀制作的精美雕品之风在近年内盛行。其坚硬的木质和美丽高贵的纹理, 手感滑润细腻,香气幽雅、雕刻生动逼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藏品.
  集收藏、使用、欣赏、礼遇为一体的檀木雕刻,外形美观,做工精美. 居家摆设或送礼显得高贵得体

5.越南黄花梨
海南黄花梨亦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黄花梨极易成活,但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其木质坚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海南黄花梨树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0.8米。它是国际标准5属8类34种红木之一,用途广泛,其木材价值相当高,是海南特有的珍贵树种,分布于海南岛低海拔的丘陵地区或平原、台地。花梨木心材红褐色或紫红褐色,久则变为暗红色,常含有深褐色条纹,有光泽,具香气。木材纹理交错,自然成形,花纹美观。用花梨木制作出来的家具简洁明快、富丽堂皇,且色泽深沉华美,典雅尊贵,坚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家具还能长久地散发出清幽的木香之气,有提神避邪之说法。
   据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灭绝,此后的数百年里,我国70%的黄花梨木家具均流往国外,国内仅存的少量黄花梨木被用于房屋建造、制成锅盖、算珠甚至锄把,散落民间,面临损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黄花梨品种产自越南、缅甸。其颜色较艳、味道较浓,但纹理、层次较乱,与海南黄花梨相比,价差达十倍。
由于越南与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个纬度上,所以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产自越南东部,与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对两种木材进行识别,一般可参考如下六点: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木质坚硬,摸起来手感好,但粗而不刺,手感有沉甸甸的感觉。油性较大,光泽度强,光滑如玉。在自然光下,打磨后的黄花梨有半透明的感觉,除紫檀外,一般木材是没有这种效果。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油性差,发干、发涩。在自然光下很少有半透明的琥珀感。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但是属于清香,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新切面辛辣香气浓郁,成器后香气微弱,几乎难以闻到,但稍经刮削,则香气扑鼻。越南黄花梨酸香味较浓,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鬼脸是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呈现美丽的图案,即所谓的虎皮纹,纹路流畅,材料的纹路清晰,象麦穗形状.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越南黄花梨也有鬼脸,但鬼脸纹松散,略显呆滞,缺少活泼生动,杂色较多;这些都是区分越南黄花梨的标记。但是不是每个海南黄花梨都能有“鬼脸”的。  
四、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越南花梨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间,条纹粗细不一、混浊不清,以浅黄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 。
五、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现在见到的越南黄花梨心材直径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黄花梨,以前见过的,心材直径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
六、海南黄花梨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 削掉的碎末,放在一个杯子里面,用滚烫的开水泼上去,上面马上就会有一层象机油一样的一层,闪闪发着油蓝的光(产地不同,泡水的颜色也会有不同)。   

6.鸡翅木(缅甸)

鸡翅木:鸡翅木,又作“ 鸂鶒木”或“杞梓木”,其木质纹理酷似鸡的翅膀,故名。《中国树木分类学》介绍:“鸡翅木属红豆属,计约四十种,在我国生长有二十六种。”可见现今鸡翅木家具也并非同一树种。鸡翅木也有新老之分老者肌理细腻,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蟹爪纹,细看酷似鸡翅。尤其是纵切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各种山水、风景图案;新者木质粗糙,纹理浑浊不清,干涩无光,而且容易翘裂起茬。
真正的老鸡翅木早以绝迹,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鸡翅木都是产自福建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的新鸡翅木,其价格与草花梨相当

7.大叶檀(非洲)
大叶檀,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是黑酸枝木中上上品
大叶檀、小叶檀,都是紫檀,其中大叶檀是非洲紫檀,小叶檀是印度紫檀。我们认定的紫檀木,应是印度的小叶紫檀,又称鸡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贵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级的。但是紫檀是一种通称,很多的国家的檀木也通称紫檀,其中非洲檀木与鸡血紫檀这两种料品质相差非常的大,其价值成本为血檀木的1/4到1/6。大叶紫檀,这是红木家具市场上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这种木材的误称,用以提高这种木材的身价。经中国林科院鉴定,这种木材植物学分类名称为卢氏黑黄檀(也属于红木)。在《红木》国家标准中称为黄檀属黑酸枝木,木材产地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其心材新切面橘红色,久转为深紫色,有一股酸香气,酷似紫檀,但其纹理粗,弦切面上带状条纹明显且宽,管孔形成的牛毛纹长、直、粗、多,显得木材比紫檀木粗糙。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仅为紫檀木的1/4。目前市场上的小物件与家具等用的基本上是这种材料。




8.科檀(科特迪瓦)

1、说科特迪瓦紫檀就是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在下也一直怀疑,因为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的产地在坦桑尼亚至安哥拉等非洲中南部国家,离科特迪瓦很远。
2、科檀早在十多年前就进入中国~当时是中国的商人当作抵押押过来的(此人对木材一窍不通~是服装商人)~一直堆放在仓库里~过了几年后被一个福建人偶然发现~然后由我厂联系非洲的木材供货商在科特迪瓦找到了此树种~其中找了1年多才找到~血檀的的特征应该是属于檀科的~但是材质没法和科檀,小叶檀比~气干密度应该在0.8左右~颜色紫红色~油性很差~但是牛毛纹很明显~
3、科檀产于科特迪瓦和多哥,学名双雄苏木,苏木属。确实和紫檀也没有关系。而且也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红木,叫它科檀只是商家的一种手段。
作者: 太极    时间: 2010-5-10 11:13
以上是从左到右排的
作者: 战狼    时间: 2010-5-12 12:46
胡总用心良苦!
作者: 清水    时间: 2010-5-12 14:28
看了各位的回贴,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谢谢胡总的良苦用心。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13 11:11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15 15:19 编辑

响应老胡号召,继续补发专业资料整理,发出来大家共享,其他相关资料正在整理断断续续整理。

[紫檀篇]

      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为常绿亚乔木,高五六丈,叶为复叶,花蝶形,果实有翼,木质甚坚,色赤,入水即沉。它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是交趾,我国广东、广西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非千年不能成材且‘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说紫檀木“寸木寸金’的说法丝毫不为过。下面将紫檀一些分类观点,以及鉴定、鉴别方法整理如下:
     据《中国树木分类学》介绍:“紫檀属豆科植物,约有十五种,产于我国的有两种,一为紫檀,另一种为蔷薇木’。其中紫擅俗称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几乎看不出年轮纹,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 如牛毛。细分为牛毛纹小叶檀和檀香紫檀。檀香紫檀为上品,木质极细,易出光泽。蔷薇木俗称大叶檀,纹理较粗些,颜色紫揭色,揭纹较宽,脉管纹粗且直。打磨后有明显脉管纹棕眼。小叶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径多在20厘米以内,再大就会因空心而无法使用。一般认为中国从印度进口的紫檀木是蔷薇木,即大叶檀。市场上的所谓紫檀,十有九是非洲紫檀,也就是大叶紫檀。真正的小叶紫檀,新的时候颜色是红的,日后颜色渐渐变深,和非洲紫擅比,紫中有花纹,油润不干。非洲紫檀是死黑一片,没有光泽,纤维粗,干燥收缩后有很多牛毛纹。这牛毛纹实际是不同机体收缩度不一样造成的间隙。
    从事紫檀木贸易及紫檀家具制作的具体实践中,习惯上有一些不同的分类方法,不一定是准确的、科学的,但对于选购紫檀成品非常实用。

    从心材表面颜色看可分为:   

     腥红:此种紫檀木比重稍轻,油质感较差,发干,颜色腥红发艳,是紫擅木中比较差的 一种,少有金星、金丝。
     深紫:质地致密,比重大,油性强,难见纹理,金星、金丝密集。
     紫黑:此种紫檀木表面发黑,光亮明显,犀牛角质般润泽,这种木材已十分少见,是紫檀木中的上上品。
     紫黄:此种紫擅一般为人工种植(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均有种植),径级较大,少有空洞,比重接近1,从外表看与一般紫檀没有什么区别,但从端 面看字色圈与黄色圈相连,色差明显。锯成材后,浅黄色明显,指甲可以 划出印迹,黄色部分材质疏松。家具上一般先将其涂成紫檀色,再用化学 硬化剂进行固化处理,一般买家是难以发现的。这种紫擅木被木材商称为 “缅甸大叶紫檀”(此处不是指卢氏黑黄檀),其价格仅为前三种紫檀木的十分之一,多数人认为此种木材不应归入明清家具所用紫檀木类。
   
      也有工匠将紫擅市分为以下四种:

      花梨紫檀:此种紫檀棕眼粗大似老花梨,略有绞曲,质重色浅,易褪色,质地较其他紫檀粗,不适合做精细雕刻,不如金星紫檀和鸡血紫檀名贵,制作年份也晚,多在晚清以后。
     牛毛紫檀:这种紫檀木棕眼极细且长,略带一些弯曲,很像牛毛状,就叫做“牛毛紫檀“ ,名贵度仅次于金星紫檀,家具上用的也较多。
     鸡血紫檀:这种紫檀虽不具金星、绞丝及段光纹,但其色暗紫带红,饱满浓重。质地细腻有油性,尤其是临近边材部位,常有一块块长短不等的不规则暗朱红色斑马纹,奇趣可观。鸡血紫檀不常见,数量不太多,知名度不如金星紫檀那么大。其材径略大,多做面心等大料,是小中见大的大。
     金星紫檀:金星紫檀是比较名贵的紫檀木品种。“金星’指的是这种紫擅木破开后,经打磨每一个棕眼孔内都会闪烁金星金点。其实所谓的亮点,是树木导管纤维间的胶状结晶,其他木材都有,只不过此种木材名贵,被人神话,过分美誉了。金星紫檀的棕眼呈绞丝就"S’纹。侧一角度观察,则呈起伏状的“豆瓣”纹,阳关下似缎子的闪光,十分华美。其质地细腻光润,色泽紫黑,做成器物,使旧,出“包浆”后,颜色呈暗灰色,古朴沉穆,尤其适用于精雕细刻。因其横竖纹理不明显,横丝“穿枝过梗”,“过桥”都站得住,故深受人们喜欢。另外,其质重色深也极适合做金玉古玩的托座,故被故宫廷大量使用。由于质细坚,还可以制成“响板”等乐器,声清脆坚实,不似金玉胜似金玉.是其他木材代替不了的。还有,其木屑研粉可入药,治痰绝症,是名贵的药材。
   
     按木材的空与实进行分类:即空心料与实料。

     按径级长度与特殊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长料(一般160cm以上或200cm以上)、短料(1 OOcm以下)。

     如雕佛像、紫檀工艺品哦紫檀大器,均对紫檀有特殊要求。实际上紫檀木的这些特征与其生长环境、气候、土壤、阴阳坡及平地、采伐时间、堆放条件(室外、室内域山里)均有关系。紫擅喜光,耐干热气候,天然分布于干旱多岩的丘陵山地,大多为页岩、石英岩、砂岩发育的土攘,海拔150—1000米。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攘土或冲击土,不耐积水。干旱季节落叶,生长几乎停止。如果生长条件差的山地的紫檀,生长必定缓慢,纹理极难有肉眼观察到。如果伐后置于潮热、干旱的山里,则成色、油性均佳;如果生长于湿润肥沃及其高温气候的地方,紫檀木生长较快,年及纹理肉眼可见,油性较差,手感发涩,颜色不一,并带有浅红戴浅黄色。

     有时同一棵紫檀木因锯解方法不同,其表面特征也不同。有可能两种以上的表面现象同时存在于一体。根据新旧可以分为新旧两种: 紫檀木分新、老两种。老者色紫,新者色红,都有不规则的蟹爪纹。紫擅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颜色呈犀牛角色泽,它的年轮纹大多是绞丝状的,尽管也有直丝的地方.但细看总有绞丝纹。紫檀鬃眼细密,木质坚重。

     紫檀属中的“同种异色”
     紫檀属中有些虽是同一树种,但心材的颜色不同,权威木材专家LuisJ.Reys认为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印度紫檀)心材的颜色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黄褐色,另一类是红色;其材色的不同是由于产地环境、生长条件不同所致。另一位木材专家Bejond认为Thnong(柬埔寨产)的材色可分为三类:一、Thnong Kraham呈红褐色;二、Thnong chheam mon呈鲜红褐色;三、Throng sar呈橙黄色。

     紫檀的鉴定

     紫檀木可谓“寸木寸金”,非常的珍贵,价格很高,一旦看走眼就会损失很多钱财,所以,选购紫檀木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如果你想选购紫檀木,下面的鉴别方法一定对你有用(当然老胡博客里有更详细,更到位,更专业的方法):
     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擅木的有效方法。另可用酒精棉球在其表面轻轻一擦,如果棉球呈紫红色,就是紫檀。鉴别新老紫檀的方法:新紫擅用水浸泡后掉色,老紫檀就不会;在 新紫擅上打颜色不掉,老紫擅打上颜色一擦就掉。
      明朝时期紫檀木只用于制作些小件物,后来紫擅木的色泽与良好的物理特性颇受宫廷及民间的喜爱,地位随之攀升。到了明晚期,文人发现了紫檀木的沉穆雍容之美,倍加推崇,紫檀木多制成文房用具,如镇纸、笔筒、炉、瓶、盒等。清代初年,紫檀木用在家具上较多,大多被制成桌椅、几架、箱拒、盒匣等。到了现在紫檀不仅有家具和工艺品,还被很多商家制成地板,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市场上的紫檀木家具和工艺品有时也有货不真材不实的,使得许多人望而怯步,下面为大家介绍有关专家尽经验中总结出的“五步紫檀鉴别法’,可能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第一步是“看”
     对照紫擅木的纹理特征,仔细察颜观色。最好准备不同纹理的两三块正宗紫擅样板,比较着看,看多了就找着识别紫檀纹理的感觉了。
     第二步是“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过掂,看其是否达到紫檀木(该体积应该达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过程中注意手感。一般来说,掂紫檀物件的数量超过八百件,手感就有了。什么是手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三步是“闻”
     用小刀刮一刮木往,闻一闻木屑的气味。“擅香紫擅’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过浓戴者无香气都可疑。“卢氏黑黄擅’有酸香味,气味比较浓。
     第四步是“泡,
     用水戴白酒泡紫擅的木屑戴据沫。紫擅木屑水的浸出液为紫红色,上面有荧光。据说紫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第五步是“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块,最好是‘紫檀镇尺”,轻轻敲击紫檀物件,听其声音如何,紫擅木的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
     掌握“看”、‘掂’、“闻’、“泡”、’敲’五步紫檀鉴别法需要有个熟悉的过程,如果有行家指点,这个过程会大大缩短。鉴别紫檀有无捷径,其实可说无也可说有,无捷径是说要扎扎实实地积累经验,有捷径那就是勤看、勤掂、勤闻、勤泡、勤敲。

     紫檀的作伪及辨伪手法总结
     ①刷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刷过高锰酸钾的紫檀颜色发灰黑色,用强光灯照射后可以看见兰紫色印痕,辨别时,可用餐巾纸带水擦拭,可看见脱落的紫色。
     ②刷食用碱。食用碱,即碳酸钠,呈弱碱性,能够与紫檀木内的一种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变黑。鉴别时,用强光灯下可以看见脱色发白的条纹和内部新鲜的红色相间。将处理过的木材在纸上划,划痕先棕色后鲜红色。
     ③刷火碱。火碱,化学名称氢氧化钠,呈强碱性,且具有腐蚀性。处理过的紫檀表面呈均匀的棕黑色,没有黑绸缎光彩,不随木材纹理变化。用白纸加水擦脱色为橙黄色。
     ④刷石灰水。熟石灰,化学名称氢氧化钙,呈弱碱性。处理过的紫檀表面呈乌黑色,黑色均匀,颜色不随木材纹理变化,没有黑绸缎光彩,表面木纹被黑色覆盖。用白纸擦没有脱色,但在纸上的划痕为乌黑色。
     ⑤擦皮鞋油。擦过皮鞋油的紫檀家具,表面黑亮,腊光过重,紫檀木的结晶被遮盖。在有些涂油较少的部分,可以看到底层的新鲜木材鲜红色的条纹。用强光灯照射黑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边沿明显无过渡,用手指用力推擦,残留指纹明显。
     ⑥上涂料。上了涂料的紫檀家具,表面乌黑,仿旧涂料的亚光颗粒明显,木纹几乎看不到。用木料在纸上划动,无明显带色划痕,或者划痕颜色为黑色(正常情况下紫檀木划痕为紫红色)。此种作伪,其内部木材可能都不是紫檀木.

      补充:小叶紫檀手珠的保养
       1、刚加工完的手珠千万不要上油、上蜡
       其一、上油会使木料的颜色加深,除非您特别偏爱深色,否则请勿上油,人手上的油也一样会让木料颜色变深。上蜡就更不好了,好木料都有油性,会自然出油,上蜡会堵塞“毛孔”影响其品质。
       其二、新木料如果上了油或上了蜡,当时会显得很光亮很漂亮,这是商家通常的做法。但这样的上手把玩一段时间之后它的品相就会下降,虽然很亮但却不自然。“贼亮贼亮地” 。
       2、拿到手珠之后不要急于上手,先用柔软的布:比如搓澡巾“盘”(放在搓澡巾内用手揉搓),直到盘得不再掉红色为止。然后再用毛巾或线手套继续盘,盘到木料出现琥珀感为止。有些人甚至还不上手,一直用布来盘,这样做到一两个月之后就有很鲜明的琥珀感,非常漂亮。才呈现出极品应有的品相。
       3、小叶紫檀易溶于酒精,因此请远离.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13 13:27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15 12:25 编辑

[鸡翅木篇]


    鸡翅木,英文直译为Chicken-wingwood,不知始作俑者的真实用意,但也直抒胸臆,将此木的特征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不懂中文的洋人,也未尝不可。

     鸡翅木相关的文献

      鸡翅木,又谓杞梓木。《晋书·陆机陆云传》:“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圭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风鉴澄爽,神情俊迈。”杞梓本为两种不同之良材,此处喻为品质优秀之人才。有斑纹的梓木曰文梓,“色白而质轻,理有细纹,足油,可以燃火。相传凡木落叶,任意仆仰。梓木落叶,片片皆仰。入而耐久,胜于凡木。是木之难得而可贵者。以滴水于上,成珠,久而不散者,为真。又有色淡紫者,俗名石梓公,油更足,疑即楸木。亦不可多得。以燃火涌油者,为真。《埤雅》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罗愿云:屋室有此木,则余木皆不震。” (清·张隽《崖州志》)对于梓的赞美近乎于神化,用杞梓为鸡翅木之代名词,有过之而无不及。
      鸡翅木,亦谓鸂鶒木。《尔雅翼》:“黄赤五彩者,首有缨者,皆鸂鶒耳。然鸂鶒木亦鸳鸯之类,其色多紫。李白诗所谓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谓鸂鶒也。”(《长物志图说》明·文震亨著)。三国,吴,沈莹之《临海异物志》称:“鸂鶒,水鸟,食短狐,在山泽中,无复毒气也。”鸂鶒寻邪而逐害,专食短狐,为溪中敕逐害物者,故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七卷,“鸂鶒……其游于溪也,左雄右雌,群伍不乱,似有式度者,故说文又作溪鹉。其形大于鸳鸯,而色多紫,亦好并游,故谓之紫鸳鸯也。”明代文武官员官服及图案,文官一品为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文雀,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雀。取鸂鶒图案除其羽毛美丽迷人外,更是取其逐害、友爱、仁义之意。
      鸡翅木,又曰相思木。清屈大均认为:较大的相思木斜锯有“细花云”,木材有黄紫之分,花秋开,白色,二三月果荚干枯,籽老如珊瑚珠,初黄,久则半红半黑,“售秦晋间,妇女以为首饰。马食之肥泽,谚曰马食相思。”“其树多连理枝,故名相思。”(中华书局·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下册P655)。相思木即为红豆树。郑万钧教授主编的《中国树木志》第二卷第1306页写道:豆科红豆树属(Ormosia)约120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约有30余种,主产华南。木材硬韧,纹理美观,材质优良,种子可作工艺品及装饰品。

    鸡翅木的属种与标准

      鸡翅木究竟包括哪些树木?红豆树属(Ormosia有的也叫红豆属)的木材特别是红豆树(OrmosiahosieiHemsl.et.Wils)及小叶红豆(OrmosiamicrophyllaMerr.ExMerr.etL.chen)是老鸡翅木吗?鸡翅木分新老吗?鸡翅木作为一种木材的名称,一直令植物学家和木材学家所抵触,他们认为是在戏说木材。我们不能否认民间匠人的智慧,对于学名及拉丁文是行不通的,但他们能准确地分辨传统的木材,根据约定俗成的叫法,从而毫无疑问地说出名称。2000年8月1日实施的《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第9页对“鸡翅木类树种及其木材特征”进行了科学的界定,从此“鸡翅木”一说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红木》收录了三个树种为鸡翅木:
    1、非洲崖豆木
    科属:豆科、崖豆属拉丁文:MillettiaLaurentii土语:Wenge产地:刚果(布)及刚果(金)气干密度:0.802;
    2、白花崖豆木
    科属:豆科、崖豆属拉丁文:Millettia Leucantha Kurz(M.pendulaBak.)英文:Thinwin产地:缅甸气干密度:1.023;
    3、铁刀木科属:豆科、铁刀木属拉丁文:Cassiasiamea英文:siamese,senna产地:南亚及东南亚,中国云南、福建、广东、广西气干密度:0.63-1.01g/cm3。

    《红木》标准界定了以上三个树种为鸡翅木,并规定鸡翅木类木材必须具备4个条件才能为鸡翅木:
    1、崖豆属(Millettia)和铁刀木属(Cassia)树种;
    2、木材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向直径不大于200μm;
    3、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0g/cm3;
    4、木材的心材、材色是黑褐色或栗褐,弦面上有鸡翅花纹。
      
    类鸡翅木

     《红木》标准对于正确认识与把握鸡翅木的特征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多数人还是从木材表面有否鸡翅纹来认识和把握,有其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机会。鸡翅纹在几种木材上都有表现,如榉木(ZelkovaschneiderianaH-M.),又称血榉、血椐,其纹理除宝塔纹外,相当一部分木材的纹理呈鸡翅纹,江浙一带将类似于鸡翅纹的榉木叫鸂鶒椐。这种现象在红酸枝类特别是奥氏黄檀(DalbergiaOliveri)的心材表面也经常出现。在博物馆或家具城,如果灯光亮度不够,看到家具表面呈鸡翅纹,不要盲目将其材质定为鸡翅木。要全面比较,仔细观察后再得出结论。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由古斯塔夫·艾克GustavEcke著)认为,“鸡翅木”是指这种木材特有的灰褐色和黑斑条而言。颇似“鹧鸪木”这名称对安迪拉红硬木(Andirainermis)一样说明其外表。但植物学归属分类仍证明是困难的。在同一商业名称之下似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木材。中国国产品种同较早期鸡翅木家具所用的进口苏木科(Caesalpiniacea)品种的区别是前者有略带粉红的色调和较淡的脉纹。另外“安迪拉红硬木”(Andirainermis)是豆科甘蓝(皮)豆属的一个树种,中文应译为“无刺甘蓝(皮)豆木”而不是“安迪拉红硬木”,主产地为圭亚那地区及中美洲。在艾克先生的论述中可以得出以下看法:鸡翅木是指硬度较高、具美丽鸡翅纹而多种不同树种的木材。如铁刀木(CassiasiameaLam),红豆树(Ormosiahosiei)或进口的苏木科(Caesalpinacea)中的一些木材。现在也有许多植物学家将苏木属从豆科中独立出来设苏木科,将铁刀木归入苏木科铁刀木属,故一些鸡翅木出自于苏木科也就不奇怪了。

     红豆属(或红豆树属Ormosia)的某些树种能归入鸡翅木吗?回答是否定的。最有代表性的树种有:
    A、红豆树(Ormosiahosiei)别名:鄂西红豆、花梨木、红宝树、黑樟产地:鄂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湖北西部、四川、贵州、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因其种子红色,形体如豆而得名。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淡黄褐色,易受虫蛀,不而腐。心材栗褐色,纹理直或叙,结构粗,气干密度0.75g/cm3。
    B、小叶红豆(Ormosiamicrophylla)别名:红心红豆、苏檀木、紫檀、黄姜丝产地: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湖南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浅黄褐色,心材深紫红色至紫黑色,木材纹理直,结构粗,有光泽。红豆属的树种心材比重较大的就属红豆树,比重也小于国家《红木》标准,多数比重在0.50左右,且材质不够坚重致密,结构粗,也未具备鸡翅纹理。
     木材学家杨正树将红豆属的花榈木(Ormosia henryi)、小叶红豆(Ormosiamicrophylla)及红豆树(Ormosiahosiei)均归为“假红木类”。而林仰三、苏中海二位先生认为“因红豆木的纹理直行纹易裂,结构粗糙欠雅致,且耐久性也较差,应排除在红木范畴之外”
  
     关于新老鸡翅木

     很多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专家均认为鸡翅木也有新老之分。木材学家林仰三、苏中海先生也承认鸡翅木有新老之说。明·曹昭撰·王佐增补《格古要论》谓:“鸂鶒木出西番,其木一半紫褐色,内有蟹爪纹,一半纯黑色,如乌木。有距者价高。西番作骆驼鼻中绞子,不染肥腻。常见有做刀靶,不见其大者。”林仰三、苏中海先生认为,从《格古要论》对鸡翅木的产地、颜色、纹理的描述.应为产于印度的铁刀木(Cassia siamea),并就此认为“老鸡翅木应是铁刀木而黑崖豆则可当做新鸡翅木。
    清朝皇宫的鸡翅木经过200多年的历史浸润,鸡翅木呈棕黄色,包浆亮十分诱人奇怪的是,直纹部分占多。鸡翅纹不像今天非洲、缅甸的鸡翅木那样纹理波浪起伏,满眼尽为大花纹,而是纹理细小,回转急促而密集,好像平静如镜的湖泊上突然旋起一朵朵美丽的小浪花,毫无规则。用肉眼仍可看到较大的棕眼,但由于时间久远,其内部的油质物完全浸润全身,手触也仍有十分厚重、细腻平滑的美感。这种鸡翅木在目前进口的非洲及缅甸、东南亚产鸡翅木中是没有见到过的。这应该是传统的所谓老鸡翅木。但很有意思的是,检验的结果既不是林仰三、苏中海先生所说的铁刀木(Cassia siamea),也不是很多学者所肯定的所谓红豆属的“相思木”,而是崖豆属(Millettla)的一种。
    我们知道崖豆属的木材主产地热带非洲中部的非洲崖豆木(Mlettia lauventii)、热带非洲东部、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的斯图崖豆木(M.stublmanii)、刚果崖豆木(Millettia spp.)及产于缅甸、泰国西部的白花崖豆木(也称下垂崖豆木,M.leucantha Kurz.(M.pendula Bak.))。
    老鸡翅木究竟是产在哪儿,究竟是哪一个树种呢?这个准确的答案到目前也是不确定的。马未都先生在《收藏家》第24期上发表的《风格迥异的鸡翅木家具》一文对于鸡翅木及鸡翅木家具的研究是十分精深的,至今也无人超越。马先生认为:“清中期至清晚期,老鸡翅木告罄,故宫博物院倦勘斋内的鸡翅木装饰鸡翅木纹理之一鸡翅木纹理之二鸡翅木纹理之三鸡翅木纹理之四新鸡翅木登场。新鸡翅木颜色略重,呈棕色,纹理中颜色略黄;体重较重……新鸡翅木纤维粗,韧性好,不易雕刻……。”从马先生的论述看所谓的“新鸡翅木”就是我们所说的铁刀木。主要产于中国的福建.台湾南部、广州、海南岛、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缅甸、泰国也产。另外一种产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腊肠苏木“也即铁刀木、缘生铁刀木也应该包括在“新鸡翅木”内。但是马先生将从非洲进口的鸡翅木排斥在鸡翅木类而称“假鸡翅木”。实际上可能是马先生非常不欣赏非洲鸡翅木而得出的观点。
    非洲产鸡翅木有两类:一是崖豆属,一是铁刀属。铁刀属类:木纹扭曲、材质发干、发飘、颜色暗淡无光者多,且出材率极低;另一种则花纹较大规则性强。木材颜色整体呈浅褐者多。
    缅甸鸡翅木,特别是崖豆属的树种,径级较大,在所用鸡翅木中花纹铺满了全部可以占领的地方花纹呈波峰状无限制地扩展,规律性极强木材本色为黑褐色纹理为黄色。从事木材加工的人最喜欢缅甸的鸡翅木,一般认为其料大,纹理规矩,易于加工。最不喜欢的就是铁刀木,纤维粗,茬多极难加工,雕刻与打磨就更困难了。马先生所述假鸡翅木锯解时有一股难闻的臭味,一般是指产于国内及缅甸的铁刀木。崖豆属木材一般没有。广东人将产于缅甸的鸡翅木叫“见光乌”,还是指大花纹崖豆属木材而不是难闻的铁刀木。缅甸崖豆属鸡翅木锯开时颜色略浅黄或浅咖啡色但在2一3时内很快会颜色加深,干燥加工后,颜色呈深褐色,这也就是“见光乌”的来历。
     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观点认为新老鸡翅木之分实际是好坏之分。

(不正确或写的不全的英文和拉丁文单词请大家指正)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14 16:43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14 16:45 编辑

[越南黄花梨篇]
   
    关于越黄专门研究材料较少,大部分都在作为海黄的比较时间出现,实际上越黄也是一种很贵重的木材,上好的越黄不次于海黄。海黄的这几年种植林慢慢起来后,有识之人便用“黄花黎”和“黄花梨”来区分海黄的正宗,据说海黄主要产自黎山而有“黄花黎”一称。

    后面主要以周默先生关于越南黄花梨的论述为主

    从1996年以后,从越南荣市港转口至中国的一种淡浅黄色(也有红褐色)其纹理十分接近海南产的“降香黄檀”而被称为“越南黄花梨”的木材(实际上产于老挝西北部,只 不过从越南转口而已)。气味酸香味,木材发干,比重约0.70左右,纹理较乱,与木材本色较为接近,已被大量用于冒充海南黄花黎而仿制成明式家具,做旧后更难以辨别。有的木材学家认为应归于豆科黄檀属酸枝木类,也有的认为应归入黄檀属香枝木类,但不能等同于海南产降香黄檀。如图,上部颜色较深的为海南产黄花黎,下部为所谓越南黄花黎。同时擦上同一种蜂蜡,但结果完全不一样。海南产黄花黎因其油性大,比重大,故蜡的渗透较慢。而越南黄花黎因油性差,比重不大而蜡的渗透也很快。这种木材的价格如按同样规格还不及海南黄花黎的十五分之一。

    这一段引自周默先生2004年的文章《明清家具的材质研究――黄花黎》,可以从专业数据库中查找到,网络也有转载。

    另外,从1996年以后市场上出现了称之为“越南黄花梨”的木材。许多人认为只产于越南,且用之于冒充海南黄花黎。笔者多次深入越南、老挝,得到了“越南黄花黎”的一些资料。
     中文学名:至今未定,中国林科院研究所检测后暂归入香枝木类,但植物分类学中没有此名。香枝木是广州人对带香味的黄檀属木材的别称,用此名代替“越南黄花黎”的学名是不科学的。
      拉丁文学名:Dalbergia spp.
      中文俗称:越南黄花黎
    土名:Mai Dou Lai(老挝、泰国)(老挝语意为“有花纹的花梨木”)Hu ê(越南)
    产地:主产于越南与老挝交界的长山山脉(Giai Nui Truong Son)东西两侧。老挝北起中南部的干蒙省(Khammouan)、沙湾拿吉省(Savannaknet)、沙拿湾(Saravan)、塞公(Sekhong)、越南从河静省(Ha Tinn)西部向南广平(Quang Binh)、广治(Quang Tri)、承天-顺化(Thua Thien-Hue)、广南(Quang Nam)。
    据泰国林业调查工程师Laxavong先生的资料,泰国东北部的乌隆(Udon Thani)也产。
    生态特征:据干蒙省的林务官INPAN先生介绍,“越南黄花梨”1-4月落叶,5-12月长叶,开花在9-10月间,花分黄红两种。开黄花的树,木材颜色偏浅黄,而开红花的树,木材则为褐红色。一般生长在海拔400-800米的悬崖峭壁上。产地低于海拔400米的地方很少生长。与“越南黄花梨”伴生的树种有Kaja、Moun(条文乌木)、Padong(Kampi,黑酸枝)、Kayong(红酸枝)、Taka(黄菠罗)。

     木材特征

     心材:与边材颜色区别明显,颜色呈浅黄色。红褐色。深褐色等。颜色较深的越南黄花梨很容易与黄花梨混淆。
     气味:新切面有浓重的酸香味。
     纹理:纹理粗细不一,颜色与木材自身的颜色较为接近。
     气干密度:0.70~0.95克/立方厘米。
     鉴定越南黄花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颜色:多为浅黄色,较少为红褐色、深褐色,杂带有紫药水色。
     纹理:纹理交错,宽窄不一,变化无规律。颜色为红褐色、深褐色等,大都不是很清晰。
     气味:新切面有较浓的酸香味。
     手感:油性较差,触之干涩滞手。
     鬼脸纹:越南黄花梨的鬼脸纹松散,杂色多,不生动。

      长山山脉在越法战争及越美战争期间均为重灾区,遗弃的各种尚未爆炸的炮弹密布于山地,只有善于攀崖与山地作业经验丰富的越南伐木工才能采伐此种木材。有的木材学家认为“越南黄花梨”应归于豆科黄檀属酸枝木类,也有认为应归入黄檀属香枝木类,但决不能等同于海南产降香黄檀。一种植物的拉丁文学名的最后确定须经“国际植物命名委员会”研究确认,过程极为复杂与困难。法国热带木材研究所的林学家在老挝及越南进行林业资源调查后所编的“Code List of Tree Species In Lao Alphabetical Order”及“Code List of Tree Species In Scientific Order”两份资料中均没有“越南黄花梨”的条目。询问老挝林业部的官员与万象大学参与林业资源调查的科学家,出了会讲“Mai Dou Lai”外,其余一概不知。泰国的林学界也只好将“Mai Dou Lai”的拉丁文学名暂定为“Dalbergia spp”即“黄檀属的一个树种”。

     这段引自2005年周默先生发表在《收藏家》杂志上的文章《明清家具的材质研究之二——黄花黎》可以从专业数据库中查找到,网络也有转载。

     越南黄花梨鉴别要点[引自《木鉴》]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所谓“黄花梨”,绝大多数为产自越南、缅甸的越南黄花梨,色深的越南黄花梨与古家具中的黄花梨较为接近,很容易混淆,也有的人以越南黄花梨冒充海南黄花梨欺骗消费者。
     鉴定越南黄花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颜色以浅黄色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极少部分为紫红褐色。
     纹理: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杂。
     气味:新切面酸香味浓。
     手感:油性差。干涩滞手。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区别[引自《木鉴》]

    两种木材的特征较为接近,区别二者是相对而言,要在对木材局部刨光了之后进行鉴别才行,具有一定难度,所以要多接触实物,仔细辨别,积累丰富的经验。这里介绍几种区别方法。
    纹理: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可辨,且粗细一致,生动活泼;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纹理多数混浊不清,宽窄不一,断断续续,有时会有类似水浸过后的痕迹,有的纹理会发生急剧变化,互相之间毫无联系。
   气味: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鬼脸: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颜色: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心材:海南黄花梨的树材普遍较小,而越南黄花梨的树材则较为粗大。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最大心材直径有30多厘米。而越南黄花梨,一般心材直径在20~40厘米。

    最后,查阅很多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越黄大多是生活在海黄的背影之下,但是随着海黄的日益稀少,而新种海黄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新老交替而产生的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越黄未来的升值空间还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 陈氏木作    时间: 2010-5-14 20:16
木材有很多相近,这么远看,可能有很多都是一样的。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15 11:36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15 11:40 编辑

[红酸枝篇]

     红酸枝木,生长轮明显,心材橘红褐色、紫红褐色、深紫色。木质坚硬沉重通常沉于水,有紫黑色条纹和山水纹有油脂者为上乘。

    红酸枝木类有如下四个必备的条件
     ①黄檀属(Dalbergia)树种;
     ②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径向直径不大于200微米;
     ③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
     ④木材心材红褐色至紫红色。

     红酸枝木与黑酸枝木的区别就在木材心材的颜色上,黑酸枝木的材色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

     红酸枝木类树种

     巴里黄檀Dalbergin bariensis Pierre(拉丁名字),大乔木,分布于东南亚等热带亚洲地区(相关称呼:巴厘黄檀,紫酸枝,老挝产的也有花枝之称);
     赛州黄檀Dalbergia cearensts Ducke(拉丁名字),大乔木,主要分布于巴西;
     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拉丁名字),中乔木,主要分布于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也有出产;(相关称呼:大红酸枝,泰国红木,越南红酸枝、柬埔寨红酸枝,老挝红酸枝,柬埔寨檀)
     绒毛黄檀Dalbergia fulescens var.tomentosa Tndl(拉丁名字),大乔木,主要分布于巴西;
     中美洲黄檀Dalbergia granadillo Pittier(拉丁名字),大乔木,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墨西哥等地;
     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 Gamb(拉丁名字),中至大乔木,主要分布于于缅甸、泰国和老挝等低海拔混交林中,越南也有出产;(相关称呼:“奥利黄檀”、“花黄檀”、“差紫黄檀”、“紫黄檀“、“榄色黄檀”,“花酸枝“后简称“花枝“、“吐里木”、“特玛兰”、“秦蝉”,台湾称之为“缅甸黄檀”、“滨黄檀“、“滨紫檀”。为区别于交趾黄檀“老红木“也有人称之为“新红木“)
     微凹黄檀Dalbergia retusa Hesml(拉丁名字),中乔木,主要分布于中美洲。通常生长于干旱的丘陵地区。(有商家称为小叶红酸枝)
     有的分类中也加入了印度黄檀。

     红酸枝木的材质有所不同,心材材色有深有浅,材色约分为偏红色系和偏褐色系。

     偏红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柠檬红、红褐至紫红褐、常带明显黑色条纹,密度重,气干密度1.0 g/cm3,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心材材色也是有深有浅,色浅的偏黄色,纹理较直。市场上多见的红酸枝木纹理较直,有局部似黑酸枝木的栗褐色条纹,业内有称之为“绿筋”,就像人皮肤下的青筋——血管。质优的久置则木色变深,深枣红色至紫红色,色泽颇似檀香紫檀,木质细腻不亚于卢氏黑黄檀,是为红酸枝木的上品。
     偏褐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色,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产于东南亚。质优的心材紫红色或暗红褐色,弦切面带似黄花鱼腹部鱼皮纹。红酸枝木中还有纹理特别的类型。有弦切面带似肌肉纤维一样的浅色条纹,略似鸡翅木“V”形纹理的;也有弦切面花纹扭曲夸张艳丽的。
      
      目前市场上,红酸枝木多出产于东南亚一带,主要有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价格较高主要取决木材直径除取决于种类、产地外,主要取决于木材直径。
     资料显示:红酸枝木材也有圆材,直径较小,以老挝出产为主,偏紫红色,有黑色纵条纹,纹理美丽,有类似降香黄檀的鬼脸纹,密度大沉于水,这种情况的为以前的存料较多;材质稍差的,纹理相似,但颜色较浅,不均匀,密度较小多不沉于水,主产于缅甸。

     红白酸枝木鉴别方法
     
     红酸枝木(柬埔寨、老挝产)与白酸枝(缅甸产)

     3种识别红酸枝材质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看”:
    一看新茬。用一把小刀,在一件红酸枝柜门里侧刮了几下,但见木屑落下,里面露出了新的红茬。他讲,如果里面露出白茬,说明这材料是染过色的。只要不是上漆的家具,这种方法就适用。(不过一般不会给你刮的!)
    二看纹理。一般说来,颜色深的红酸枝密度大,年轮紧,纹理清晰而顺直。而颜色浅的红酸枝相对密度小,年轮松散,有些发暗,表面看上去像有一层雾气。
    三看黑筋。深颜色的红酸枝黑筋多而明显,和它的枣红底儿黑红分明。而浅颜色的红酸枝较少有黑筋,即使有也不如前者明显。
  
    老红木和其它红木的区别

  老红木,顾名思义就是经历时间很长的红木,《国标》中称为酸枝,主要产于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我国在清末民初之前,广西、云南等省也有,但民国以后已完全绝迹了。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老红木不仅生长时间长,而且在砍伐后又经过了上百年的岁月洗涤。现在说的老红木一般指清代中期从南洋进口的红木,老红木材幅较宽大,棕眼细长,比重介于紫檀和黄花梨之间。

  新、老红木的材质颜色比较

  在色彩上,老红木颜色较深,大多呈紫红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颜色较浅一些,纹理细腻,棕眼明显少于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极佳。新红木一般颜色黄赤,木纹、色彩较之老红木有一种“嫩”的感觉,质地、手感均不如老红木。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木材的生命并不是因为被砍伐而终止,其内部细微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只是人们很难察觉而已。随着时光的推移,红木内部的结构会越来越紧密,硬度和比重越来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变形能力也愈强。
  而新红木一般采用烘烤等方式令其达到使用要求,但人为的技术性的处理并不能动摇材料的内部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细微的形变,从而影响收藏价值和品质。

    什么是老红木(比较全面的说法,注意俗称和实际的区别)

   “红木”一开始与某一树种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明清以来对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呈红色的优质硬木的统称,用材包括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它们不同程度呈现黄红色或紫红色。人们无意去辨别它们是什么树种时,便以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去称呼它们为红木。赵氏《古玩指南》一书中则强调红木为专门的树种,书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即可证明,书中的木之一种,指得就是老红木。老红木产于中南半岛,我国云南一带也有生长,其叶长椭圆形、白花、花呈五瓣形,色红。“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这是书中对老红木的评价。
    老红木与红酸枝也不能混为一谈。红酸枝泛指一大类木材,其包括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等等十几种木材。老红木只是红酸枝木类的一种,即奥氏黄檀。虽然同归为黄檀属类,但老红木色泽紫红,清晰富于变化的纹理和细密的结构是同类红酸枝木无法与之比较的。
    用老红木制作家俱的后道工序采用紫檀一样的做法—擦蜡,千万不能使用普通红酸枝类木材的做法—用漆。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磨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且老红木用漆来处理,容易给一些厂家将其它红酸枝类木材掺杂其中,为其浑水摸鱼提供便利。
    正因为老红木的许多性能,如富含蜡质、紫红色泽,近似于紫檀。因此老红木和黄花梨、紫檀并列为明清时期宫廷的三种专用木材。
      
     值得注意的是酸枝木经常被用冒充别的红木,甚至酸枝之间相互混充。
作者: wangnin2463    时间: 2010-5-15 13:39
胡老师。今天是第十天!
作者: wangnin2463    时间: 2010-5-15 13:41
从左至右:1.紫檀(印度小叶紫檀)2.乌木(非洲条纹,又名“黑檀”“紫光檀”)3.红酸枝(老挝) 4.绿檀(阿根廷) 5.越南黄花梨  6.鸡翅木(缅甸) 7.大叶檀(非洲) 8.科檀(科特迪瓦)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17 11:03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17 11:04 编辑

[科檀篇]

      对于科檀有很多说法,但是想了解科檀必须从几个概念入手,关于科檀资料少,但是穿插的很多,概念也比较乱。

      相关名词

      科檀的几个相关名词:1)俗称:“科特迪瓦紫檀”、“科特迪瓦小叶紫檀”等
2)学名有:科特迪瓦榄仁木[( Coted'lvoireframire ) (framire) (Emeri)]、双雄苏木Amphimas spp.等等。
3)不规范称呼:二号檀

      个人观点:科特迪瓦榄仁木、双雄苏木属于两种不同物种,科檀是他们的上位笼统概念,较多的观点是将科檀等同于科特迪瓦榄仁木。“二号檀”属于非洲紫檀的一个笼统称呼,非洲紫檀本身也是,也有的专指科檀。

     科特迪瓦榄仁木:产自非洲原始森林,木材具光泽,结构甚细,木材沉于水,材芯新锯为富贵红,随日久氧化为紫黑色,锯末可做染料,开花为白色蝶形花,蕊为淡黄色。和印度同等纬度上生长的非洲小叶紫檀,同印度小叶紫檀的色泽、气味、特性、精度、硬度、纹理一样。非洲小叶紫檀也有人叫科檀,和印度小叶紫檀非常相似,也是目前市场上唯 一个有代替印度小叶紫檀的木材。与檀香紫檀的区别为:颜色偏淡黄色,条纹较多,材质比檀香紫檀脆。科特迪瓦榄仁木好的材料几乎能与紫檀相混淆,原木带皮的呈土黄色,去皮后呈橘红色或橙色。
     科特迪瓦榄仁木木材小且重,多空洞, 多用于细木工材。

     双雄苏木(AAmphimas spp.),豆科,出产地包括科特迪瓦,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黄褐色,边材色浅;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丰富,傍管带状;木射线放大镜下明显,窄;通常纹理较直;结构中等。
    木材气干密度0.82g/cm3;干燥慢,容易翘曲开裂;木材不耐久,容易感染干木虫害,抗蚁性能中等;锯、刨等加工不难;油漆和胶接中等,砂光容易。钉钉容易,最好先打孔。木材材色美观,具有一定花纹,多用于地板、家具、护墙板、包装箱、枕木以及生产薄木等

转发网络上的一个说法

关于科檀的一些说法:
1、说科特迪瓦紫檀就是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在下也一直怀疑,因为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的产地在坦桑尼亚至安哥拉等非洲中南部国家,离科特迪瓦很远。
2、科檀早在十多年前就进入中国~当时是中国的商人当作抵押押过来的(此人对木材一窍不通~是服装商人)~一直堆放在仓库里~过了几年后被一个福建人偶然发现~然后由我厂联系非洲的木材供货商在科特迪瓦找到了此树种~其中找了1年多才找到~血檀的的特征应该是属于檀科的~但是材质没法和科檀,小叶檀比~气干密度应该在0.8左右~颜色紫红色~油性很差~但是牛毛纹很明显~
3、科檀产于科特迪瓦和多哥,学名双雄苏木,苏木属。确实和紫檀也没有关系。而且也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红木,叫它科檀只是商家的一种手段。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17 13:10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17 13:28 编辑

[乌木篇]

   乌木,跟“黑檀”一样是较为宽泛和相对交叉的名词,具体指什么要根据具体的事物来确定。除了乌木类木材还有不少其他木材也经常被叫做“乌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乌木类分乌木和条纹乌木

   一、乌木
   1乌木(Diospyros ebenum) 柿树科(EBANACEAE)商品名:锡兰埃博柰Ceylon ebony(锡兰乌木),东印度埃博柰Eastindia ebony(东印度乌木)埃博柰ebony(乌木)。注:锡兰,斯里兰卡旧称。
   2厚瓣乌木Diospyros crassiflora 柿树科EBANACEAE,商品名:非洲埃博柰African ebony(非洲乌木),黑埃博柰black ebony(黑乌木),非洲柿子树African persimmon。
   3毛药乌木Diospyros pilosanthera柿树科EBEBACEAE,商品名:博隆埃塔bolong-eta(也有译为布朗埃塔。
   4蓬塞乌木Diospyros poncei柿树科EBANACEAE,商品名:庞赛卡马贡ponce’s kamagong。

   二、条纹乌木
   1苏拉威西乌木Diospyros celebica(西里伯斯柿)柿树科EBANACEAE,商品名:望加锡埃博柰macassar ebony(望加锡乌木或孟加锡乌木),埃博柰ebony(乌木),头坦都toetandu(当地土名)。建议商品名中增加一个苏拉威西埃博柰Sulawesi ebony(苏拉威西乌木)。注:西里伯斯为苏拉威西旧称。
   2菲律宾乌木Diospyros philippensis柿科EBENACEAE,商品名:卡马高尼kamagony。
   3台湾乌木Diospyros discolor柿树科EBENACEAE,商品名:锡兰埃博柰Ceylon ebony(锡兰乌木)。

   下面为大家介绍乌木和条纹乌木的两个代表非洲乌木和望加锡乌木

   非洲乌木,又称“非洲黑檀”(Ebony, African)
   拉丁学名:Diopyrus crassiflora, Hiern.; D. piscatoria,Gurke.柿树科。
     商品名:喀麦隆黑檀,克里比黑檀,马达加斯加黑檀.尼日利亚黑檀等,根据原产地的国家来命名。
     地理分布:尼日利亚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加纳.喀麦隆和扎伊尔。
     一般特征:在英国市场上.只出售短的心材木段。有一些短木段呈不均匀的灰色至黑色,并带有黑色的带状花纹,但是精选的短木段可以是乌黑的。纹理通直至略有交错。结构细。拉丁学名为Diopyrus crassiflora的黑檀是颜色最黑的一种。比重为1-1.03。
     外观:纹理非常细密,年轮不明显,有金属般的光泽;心材整体呈黑色,边材呈淡黄白色;
     力学性质二这种木材的密度很大,但有优良的弯曲特性,有很高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韧性极佳耐振动载荷。
     加工性:这种木材很硬,难于用手工或机器加工,对刀具的磨损厉害。在刨切时.由于存在不规则纹理,切削角要求小于20度;为了防止在切削时刀具移位或振动,建议增加压尺和靠背压尺。钉钉子或上螺钉时需预先钻孔。胶着性好。可以获得极佳的木材表面加工效果。
     用途:用作工具、刀具或小刀的柄扣、桌球杆的根部、钢琴或风琴的键管风琴的音栓,小提琴的指板和弦轴,风笛的零件或其它乐器、车制件,毛刷背,装饰件,镶板.镶线。有时也可锯切成单板作修复古董家具的材料。

   望加锡乌木,也称望加锡黑檀( Ebony, Macassar )
   拉丁学名:Diospyros celebica:Bakh.syn. Diospyrosmacassar. A. Chev.柿树科。
      俗称:望加锡黑檀,印度黑檀(英国和美国的称谓),乌木,望加锡乌木,孟加锡乌木。
      地理分布:印尼中部的西里伯斯岛(Celebes Islands)
    一般特征:心材呈暗棕色至黑色.有灰棕色、黄棕色或淡棕色的条痕贯穿其中。大多数木材的纹理通直,但也有一些有不规则的或波状纹理。结构细且均匀。比重为1.09。
      力学性质:这种木材极重密实而且很硬.黑色的心材较脆,由于大多数情况用于装饰其力学强度显得并不重要。
      加工性:由于此种木材较脆难于用手工或机器加工,极易磨损刀具。在钉钉子时需预先钻孔胶着性差。可以获得极佳的木材表面加工效果。
    用途:精选的材料可以用来作橱柜、毛刷背、手杖;边材可用来做工具柄等;也可以用来做鼻烟盒、乐器、镶板、桌球杆做车制件也极佳刨切后可以用来做高级的装饰单板。

   提到“非常黑檀”,这要引出另一个物种:(African Blackwood
  
   东非黑黄檀,也称非洲黑檀(African Blackwood) 
   市场俗称:紫光檀、黑檀、乌木 
   东非黑黄檀 Dalbergia melanoxylon Guili.& Perr.隶豆科,黄檀属,黑酸枝类。乔木,树高4.5-7.5米。分布于热带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莫桑比克等地。散孔材,心材黑褐至深紫褐,常伴有黑色条纹;边材主为白色,很薄。生长轮不明显。管孔在肉眼下可见,很细小,数少至略少。木材有光泽;无酸香气或很微弱;无特殊滋味;稍有油性感;纹理变化很大;结构甚细,均匀。
     木材全干体积干缩率很小0.27%-0.50%;干材尺寸稳定性优。重量甚重,气干密度1.00-1.33 g/cm3。强度高。木材甚耐腐,略抗白蚁侵袭。干燥困难,因心裂常见,宜极慢速进行。加工困难,工具刃口易钝,车旋性和装饰性很好。
      东非黑黄檀在加工时,木材密度大、质地坚硬,刀具的刃口磨损很快,经常需要打磨维修,因而加工速度也较慢。不过,加工出来的木材特色显著:密度很大,可达1.33 g/cm3,因而制成的家具又重又硬;材质很细腻,棕眼(管孔)小并且稀少;木材光泽好,打磨抛光以后,反光很好,真是光可鉴人;木色黝黑,颜色略浅深褐色处,可见细密的黑色条纹;其实从感官上,东非黑黄檀更接近古代乌木的细腻,有一种沉静肃穆之感;东非黑黄檀木材的稳定性很好,不易缩涨,不易翘曲开裂;木材气味很淡,基本无酸香气和辛辣味,而是一种干干涩涩的味道;以舌头舔,木材无滋味;在白纸上能划出黑褐色痕迹,水溶液可浸出色素呈茶褐色,酒精浸出大量色素,黑褐中略带紫色。
      正因为东非黑黄檀的质地极细密、棕眼少见,抛光后光泽度极佳,精加工的木材在视觉和触觉上有所谓如玉质或犀牛角的感觉,有人爱之有佳,而有人觉得这样的木材“木味儿”少,反倒更象人工材料,冷冰冰的令人索然无味。
      总之,东非黑黄檀是一种个性鲜明的木材:原木外形难看,扭曲而多中空,加工也比较困难,出材率低;但加工处理后的木材又木质极优,性质稳定,质地细腻,光泽好,颜色变化小,木纹不显,但也可见丝丝游动的黑色条纹若隐若现,含蓄而不张扬。
      国外常用东非黑黄檀制作仪器、仪表的面板,国内市场上多以之代替乌木,用于制作乐器和木雕工艺品,也有用于中式古典家具制造的。制作与古代紫檀、乌木相近的古典家具款式或雕刻工艺品,东非黑黄檀可以将沉穆细腻而又庄重典雅的效果完全体现出来。木材质地细腻坚韧,也适合施展复杂而精美的雕刻工艺。如在古典家具设计中,使用黄色或红色系的红木,或者细腻的黄杨这样暖色调的木料与东非黑黄檀搭配,作为一种色调上的补充,可以使家具在稳重的气氛中出生动,达到和谐而不压抑的意境。适于制作成堂的仿明式或清式厅堂家具、书房家具,可以达到文雅中突出沉静穆古的氛围。


   通过我的例子和介绍,相信大家对区分“乌木”、“黑檀”、“非洲黑檀”等几个交叉比较厉害的概念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结合胡老师自己的介绍,也不难得出胡老师的样材指的是什么。
   很多概念交叉的很厉害,这篇是一个初识木材者的认识,有些地方恐不够严谨,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附转鉴别东非黑黄檀方法

   1、木材气味很淡,基本没有人们常说的黑檀的那种酸香和辛辣味,就是有些干干涩涩的味道,用舌尖舔,木材无滋味
   2、在白纸上稍微用力划,可以看到褐色的条纹
   3、用水浸泡,可出茶褐色的色素;
   4、酒精浸泡,马上出一缕缕的黑褐色素,这些色素短时间内不会散开,非常清晰
   建议采用2、3种方法检验,这可是屡试不爽的宝贵方法。用水浸泡,色素会因为木头油性的大小而或淡或浓。
作者: 太极    时间: 2010-5-17 14:03
胡总,发串的日子到了。哈哈。是不是我的呢???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18 09:24
本帖最后由 KOKO 于 2010-5-18 17:11 编辑

[绿檀篇]

    绿檀规范木材名称是愈疮木或维腊木,绿檀的资料也比较少,  维腊木主要有乔木维腊木和萨米维腊木,流通我国市面的主要是萨米维腊木,不规范称呼有"玉檀香","绿檀","绿檀香"等,主要来自阿根廷和巴拉圭。现在将两种木材的资料介绍如下,通过具体资料可以对绿檀这种木材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1.愈疮木  Guaiacum spp.,Lignum vitae(通称)
    一些国家的称呼:[Guayacan(西班牙),Bois de gaiac(法国),Guayacan negro,Palo santa(古巴),Ironwood(美国)]。
    愈疮木隶属蒺藜科、愈疮木属。本属6种;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
    主要有愈疮木(Guaiacum officinale)、神圣愈疮木(G.sanctum)和危地马拉愈疮木(G.guatemalense)三个树种。
    树木:树木常高6~9m;树干通直,枝下高约3m;树径约25~30cm,可达45~75cm。
    具体分布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热带海岸、中美洲西海岸、哥伦比亚北部和与之毗邻的委内瑞拉的中部地带;其生长大部分限于干燥地带和低雨量地区。

    木材特征:散孔材。心边材区分明显,心材暗绿褐色至近黑色,略带灰至几乎近黑色的条纹;边材淡黄或米黄色,薄厚不一,愈疮木薄。生长轮略明显。管孔在放大镜下明显,主要是单管孔;甚小,略少,散生;导管中含有愈疮木脂。木射线放大镜下略见;甚多,甚窄。波痕及胞间道未见。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滋味,气味微弱,但在温暖和摩擦时气味较浓;当愈疮木脂含量高于木材气干密度的25%时,触之有油性感。纹理常交错;结构细而匀。

    木材性质:干缩大;干材尺寸稳定性中等,弦向胀缩率2.5%。木材甚重硬,侧面硬度(蒋氏硬度)20000N;耐磨性极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硬重木材之一;基本密度1.05 g/cm3,气干密度1.28 g/cm3,有报道为1.15~1.30 g/cm3,平均1.23 g/cm3。强度高,顺纹抗压强度78.61 MPa。心材甚耐腐,抗木腐菌、白蚁、海生钻孔动物危害,边材略抗白蚁;因含有愈疮木脂,木材硬重,心材防腐剂浸注极难,几乎无法进行。干燥困难,宜慢速进行,以尽量避免轮裂或劈裂。因木材重硬和含油脂,手工和机械加工均很困难。车旋及抛光性良好;弯曲性差;因含油脂,宜选用适宜的胶粘剂。

    木材用途:因其密度高和含有润滑性的油脂,适宜作船用推进器的衬套、滑轮衬套、轴承、止推轴承、车轮导轨、滑轮、辊筒、扎花机、车旋制品、海港设施、纺织用材、体育用材、木槌头、刷背、木球等。

     2.维腊木Bulnesia spp., Verawood(通称),
     一些国家的称呼:Guayacan,Maracaibolignum-vitae(英国),Guayacan,Guayacan de bola(哥伦比亚),Bera,Cuchivaro、Veraaceituna(委内瑞拉)。

    隶属蒺藜科、维腊木属。本属8种:主要有乔木维腊木(B.arborea)和萨米维腊木(B.sarmienti);分布在南美洲海岸,主要产于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和毗邻哥伦比亚波尔图西北的Portocabello之间的干燥丘陵地带。
    树木:树木常高12~15m,可达30 m;树干通直,枝下高约4.5~6.0 m;树径约35~50cm。

    木材特征:散孔材。心边材区分明显,心材材色多变,新鲜材心材浅色至深橄榄绿色或近黑褐色,经大气氧化转为暗绿色,并带灰至几乎黑色的条纹(乔木维腊木材色较深,为黄褐至深黄褐色;萨米维腊木材色较浅,米黄带绿);边材浅黄色,薄。生长轮在放大镜下可略见。管孔在肉眼下不易见,甚小,甚多,斜径列;导管中的含有物可能是愈疮木脂。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略见,数多,甚窄。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滋味,在温暖的环境中有令人愉快的清香气味;触之有油性感。纹理常交错;结构细而匀。

    木材性质:干缩大,干材尺寸稳定性中等。木材甚重硬,基本密度1.00 g/cm3,气干密度1.14~1.25 g/cm3(乔木维腊木)或0.9 g/cm3(萨米维腊木)。心材甚耐腐。干燥困难,较愈疮木更难,因在干燥前的原木上已经可见环裂。因木材重硬和含油脂,与愈疮木相近,手工和机械加工都很困难,特别是已干的木材更难。车旋及抛光性良好;弯曲性差;因含油脂,宜选用适宜的胶粘剂。

    木材用途:因其密度高和自身的润滑性,很多用途类似愈疮木,可用作踏板和水轮机轴环、木槌头、滑轮、刷背、枕木;木材多作小工艺品、细木工制品、水轮机、滑轮衬套、轴环、木槌头、滑轮、刷背、铁路叉枕、纺织用材、体育用材等;在产地委内瑞拉利用其天然耐久性极强的特性常用作柱材等。

   愈疮木与维腊木均为商业上最著名的硬重材,且构造和材性很相似。但就其树木而言,前者分布地区较广(遍及拉丁美洲),树型较小,产量较高;后者树型较大,分布地区较窄,主产于南美洲的北端,产量也较低。就木材构造言,前者管孔较小,主要为单管孔、导管间纹孔较大、管孔散生、无管胞;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离管型星散状及星散聚合状、无分室含晶细胞,木射线单列;后者管孔较大(平均管孔数250个/10mm2),单管孔及复管孔、导管间纹孔较小,管孔斜径列、具管胞;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傍管型环管束状(星散状少见)、具分室含晶细胞,木射线单列偶见。就木材性质言,前者更重硬、耐磨性较强和开裂较少,同一属中木材颜色变化较小,香气微弱;后者重、硬度和耐磨性较低,开裂较严重,同一属中木材颜色变化较大,香气浓郁。就木材用途言,前者更适宜制作船用推进器的衬套及轴承等。


相关的参考资料
《Identification of Hardwoods-A Lens Key》1960 P73.
《Timbers of the World》TRADA 1979 P232.
《China Wood-based Panels》2004.6.
《SouthAmerican Timbers》The Characteristics,Properties&Usesof190SpeciesBernlBolza&Christensen1970P118.
《Identification of Hardwoods-A Microscope Key》P83.


补充,尚未发现绿檀对人体有毒的具体资料,关于绿檀这么全面的资料应该是网络首发[em58] ....
作者: 旅夜书怀    时间: 2010-5-18 12:09
10多天了 怎么不发了吗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18 13:08
转一位行家的心得

(发出来大家分享)

       紫檀,又名腐皮檀,青龙木,散孔材,木射线极细且丰富,轴向薄壁组织聚翼状,木材纹理斜,刨削难度大。现在没有实证紫檀除了产地是印度迈索尔邦还有其它地区产这一树种,历史上紫檀的概念常与檀香混淆,事实上是同一科的两个树种,同属于蝶形花梨亚科。紫檀和黄花梨是近亲,黄花梨也是蝶形花梨,同科的还有乾隆年或乾隆年以前的鸡翅木家具用材,也有叫作文木的,是产于福建和台湾的木荚红豆木,与今人所用的非洲鸡翅缅甸鸡翅风牛马不相及。
      说到紫檀,我们就会自然想到几种流传下来的紫檀名称,常听到的有这么几种:檀香紫檀,花梨紫檀,金丝紫檀,牛毛紫檀,鸡血紫檀,豆瓣紫檀。说到这里,我们明确一下我们对紫檀的定义,这里紫檀的定义特指迈索尔邦紫檀,即小叶紫檀。所有上面罗列的名称都是小叶紫檀,而且是一种树,没有第二种紫檀树,只是对每一棵树的取材部位不同,解料方位不同而出现的纹理变化,而传说中的白紫檀则是紫檀家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保养,过多的暴晒和潮湿,以及酸类物质的侵浊使得表面色素流失,而出现了灰褐色如同草花梨一样的自然包浆。而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所有的花梨木都是紫檀属的树种,所以紫檀木的气味和花梨木非常接近,而不同于黄檀属的降香黄檀即黄花梨,一科两属地分别黄紫的植物物理属性就在于此,这也是区分它们的结构不同的地方。
      说到紫檀,就不得不说金丝和牛毛,紫檀的金丝是管孔的填充物,是矿物质,洋红色素的主要聚结地,成分是二价铁,紫檀木除了含有丰富的二价铁外,还有相当量的钾和锰。新剖开的紫檀是桔红色的,很鲜艳的桔红色,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变成鸡血的颜色,然后变成枣红色,再呈黑紫色,老的紫檀家具会直观为黑褐色,也就是我们说得角质光泽,而在强光下则会泛出金珀石一样的光泽来,有这种光泽的还有海南黄花梨,所不同的是海黄不用强光就可以看得到。我们通常说得琥珀光不仅仅海黄有,紫檀也有的,新加工出来的紫檀小件,盘玩三五天后就会出现的,但很快就消失掉了,这与表面含铁锰以及氧化有绝大的关系,黄花梨则不同,它含有相当量的芳香脂类即降香精,降香精分布在木素中不易挥发,在日常的与人体或衣物的磨搡下会自然形成一层类似于漆面的油脂层,愈久愈莹润。牛毛纹并非紫檀所特有,有牛毛纹理的树种很多,樟科就有的。出现牛毛纹管孔的部位一般是在树的中部,树干的部位越高牛毛管孔也就越长,紫檀木的下部料一般牛毛管孔不是太明显,但金丝却明显,管孔多以鼠屎样出现,但尖细。金丝在牛毛管孔的出现常见到的是断续状态,金丝极易流失。有金丝现象的硬木料还有黑酸枝,波罗格,巴西花梨等,所以金丝也好牛毛也好并不是断定紫檀的标准。
     一棵长得相对通直,而且生长周期相对来说要短的紫檀树,解料后颜色和纹理也会有所不同,鲜料为桔红褐色。一棵下部出现牛毛管孔的紫檀树,上半部基本可以断定是“花梨紫檀”了,材质也要松散得多,如果抛开色素不说,活脱脱就是草花梨了,纹理和上好的泰国花梨很相似。与之恰恰相反的是“豆瓣紫檀”,这样的材料径切有如细小的波浪,弦切象是粒粒豆子,所以就叫了豆瓣紫檀,豆瓣紫檀密度最大,纹理最斜,最难加工,有人把豆瓣紫檀说成是紫檀影子,似乎也不为过,下部料是豆瓣纹理出现的紫檀,可以断定是一棵上好的紫檀材,这样的一棵树,遍体都是金丝了,就是梢端也是极好的牛毛管孔。
      至如鸡血紫檀,则是色素分布不均匀,矿物质分布也不均匀的现象。而在传世家具中,材料最大的多是鸡血现象,当然,密度也就打了折扣,我们尽可以把鸡血紫檀和花梨紫檀混同一谈。
      紫檀有个现象叫缎光,就是表面要有象绸缎一样的波浪状光泽,但并不是只要是紫檀就要有这种光泽,豆瓣紫檀和牛毛管孔的紫檀一定有缎光,但花梨紫檀就很难看到。管孔排列和木射线以及轴向薄壁组织多元形成的现象在植物学中叫作髓斑,也有叫作枝丫纹,虎皮纹的,不一而是。蝶形花科的植物如果是散孔材的话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现象,樟科的虎皮楠这种现象就更明显。黄花梨因为表面光泽的原因,这种现象就叫作虎皮纹了,近来忽然听到一种叫作“蚯蚓走泥纹”用在形容黄花梨,乍听不知所云,后来得知原来是指髓斑现象,哑然失笑,不知明天还会发明个什么劳什子形容黄紫。因为紫檀的名贵,出现了好多套用檀字的木材,甚至有人把老挞花梨叫作“鸟足紫檀”的,还有什么大叶紫檀,马达加斯加紫檀。。。。。。举不胜举,还有一种叫作大眼紫檀的,也有人把紫檀分成“海洋性气候紫檀”和“大陆性气候紫檀”的,当紫檀本不应神秘的面纱被揭开来,我们看到的只有所谓的“大陆性气候紫檀”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其它的紫檀本就不是一科的树种,何谈“檀”?
作者: 酷街少爷    时间: 2010-5-18 20:05
10多天了 怎么不发了吗
旅夜书怀 发表于 2010-5-18 12:09

老胡这两天灰常忙。等他忙完了就该过来检查作业了!
作者: 太极    时间: 2010-5-21 16:59
这个KOKO,看来志在必得,资料找的真多呀。
作者: KOKO    时间: 2010-5-21 17:17
我在乎的不是珠子本身.
呵呵,对胡版的珠子还是很期待,因为这是最可靠,最真实,不用自己去鉴定的好东西....最关键的是很有收藏价值啊...胡版很有大师范儿,再过20年,我跟孩子说这个是胡大师送我的珠子.....这感觉...[em58]

当然还要冠冕一下,我也在乎这个学习的机会....真的进步相当相当的大,不过还继续多学习实践....如果能得到胡版珠子,这可是第一手的教科书啊....

和你一样,我很期待啊......

如果不是我也很忙,还要查更多资料,过段时间如果有时间,我看看再补充点英文的翻译资料...反正也是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提高,不算浪费时间....
作者: 武夷大红袍    时间: 2010-5-21 20:33

作者: 旅夜书怀    时间: 2010-5-28 14:28
胡总把这贴忘了吧
作者: 胡晓鹏    时间: 2010-5-29 16:27
[attach]228296[/attach]
虽然都是通过网络现有资源整理出来的资料,但确实很辛苦,这是需要耐心和激情的。
我不反对拿来主义(我也经常这样做)只要是好的,通过更有效的途径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就是件好事。珠子归你,请把地址短给我。
作者: 自然醒    时间: 2010-5-31 15:12
新人想知道胡总的博客和网店
作者: 胡晓鹏    时间: 2010-6-1 19:39
新人想知道胡总的博客和网店
自然醒 发表于 2010-5-31 15:12

http://blog.sina.com.cn/xiaoaolunhui
作者: 水云秋    时间: 2010-6-2 01:25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jadepo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