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关于早期一厂产品的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2 00:52
标题: 关于早期一厂产品的介绍
[attach]2344[/attach]品名:大集玉
[attach]2345[/attach]品名:高仿古
[attach]2346[/attach]品名:紫竹
[attach]2347[/attach]品名:红泥醒钟
[attach]2348[/attach]品名:红绳葫芦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2 00:55
标题: 还有
[attach]2349[/attach]品名:六方龙凤
[attach]2350[/attach]品名:四方竹段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2 01:01
标题: 继续
[attach]2351[/attach]品名:沙六方醒晓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2 02:09

厂版中也有精品,具有可玩性!

现在的许多高工也是从制作厂版开始!

泥料一流,制作手法规范,壶型定形,优秀.唯一的差异是制作的认真和功力.

以上所言,仅限于真正的厂货,和仿版和乡胚无关!!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2 08:28
标题: 倍加兄的看法和我完全一样,谢谢关注
QUOTE:
以下是引用BJUE在2007-9-22 2:09:59的发言:

厂版中也有精品,具有可玩性!

现在的许多高工也是从制作厂版开始!

泥料一流,制作手法规范,壶型定形,优秀.唯一的差异是制作的认真和功力.

以上所言,仅限于真正的厂货,和仿版和乡胚无关!!

[attach]2358[/attach]品名:藏六
[attach]2359[/attach]品名:高把梅花
[attach]2360[/attach]品名:五竹
[attach]2361[/attach]品名:高三线
[attach]2362[/attach]品名:双色柿子

作者: 鹰    时间: 2007-9-22 08:38
太漂亮了.有幸也通过朋友和壶商也拿了一二把厂货.那泥料真的好.工么粗中有细,中规中距.真的值的一玩.
作者: 珠光    时间: 2007-9-22 09:05
丰富多彩!开眼.
作者: 呼噜兔    时间: 2007-9-22 10:10

有谁知道搂主的地址,短一个,重谢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2 10:27
这个帖子太精彩了!!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2 10:41
QUOTE:
以下是引用呼噜兔在2007-9-22 10:10:22的发言:

有谁知道搂主的地址,短一个,重谢

 

 

这个“盗版芙蓉”借给你,去用美色迷惑他一下

 

 

[attach]2379[/attach]

作者: 理加成    时间: 2007-9-22 11:05
竹段真是态精彩了.谢谢分享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2 11:24

求教于2006兄

关于以前一厂厂版正品的做法,除了泥料为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法方面,有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规定?有没有大致上诸如上编号、暗计或者必须遵守的特殊做法?

盼兄详细赐教。


作者: 壶懂我    时间: 2007-9-22 13:50

我大概个人的解释.厂品的泥除了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发上有它规定的工艺流成.就拿传统的报春长青等等象同的壶型为利把.就报春除壶身是借用摸子外.其他应有5快不等厚度的泥片相加接的1满片2第片3上沱片4上线片5下脚坨片<就是做瓢底线用的>.每一片相接都要用不同工具,壶身要上竹睥子.当然嘴和吧和纽也是借用摸子.不象现在很多商品壶的壶型大部分是借用摸自的.朋友不在,错字多点.标点乱点.语言组织的乱点.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2 15:03
QUOTE:
以下是引用壶懂我在2007-9-22 13:50:15的发言:

我大概个人的解释.厂品的泥除了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发上有它规定的工艺流成.就拿传统的报春长青等等象同的壶型为利把.就报春除壶身是借用摸子外.其他应有5快不等厚度的泥片相加接的1满片2第片3上沱片4上线片5下脚坨片<就是做瓢底线用的>.每一片相接都要用不同工具,壶身要上竹睥子.当然嘴和吧和纽也是借用摸子.不象现在很多商品壶的壶型大部分是借用摸自的.朋友不在,错字多点.标点乱点.语言组织的乱点.

专业的网站,激发了"壶懂我"先生的专业灵感!谢谢!学习!
作者: 东莞大眼仔    时间: 2007-9-22 15:21
厂版的东西真是不错哦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2 15:27
QUOTE:
以下是引用壶懂我在2007-9-22 13:50:15的发言:

我大概个人的解释.厂品的泥除了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发上有它规定的工艺流成.就拿传统的报春长青等等象同的壶型为利把.就报春除壶身是借用摸子外.其他应有5快不等厚度的泥片相加接的1满片2第片3上沱片4上线片5下脚坨片<就是做瓢底线用的>.每一片相接都要用不同工具,壶身要上竹睥子.当然嘴和吧和纽也是借用摸子.不象现在很多商品壶的壶型大部分是借用摸自的.朋友不在,错字多点.标点乱点.语言组织的乱点.

兄的认识让乔某汗颜,佩服您!!非常佩服!

盼兄经常光临小站指导。


作者: 探春    时间: 2007-9-22 16:11
[attach]2443[/attach]
[attach]2444[/attach]
[attach]2445[/attach]
[attach]2446[/attach]
[attach]2447[/attach]

作者: 探春    时间: 2007-9-22 16:12
[attach]2448[/attach]

作者: 砂缘    时间: 2007-9-22 16:43
一厂的做法当然和外面的不一样啦。包括一厂的开模也和外面的不一样。一厂的做法是追求成品率,而外面是追求的是数量,所以做出来的产品也就好坏不一了。先提供一些建议,让大家参考一下。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2 16:48

春春

"三代同堂"应该是施小马早期厂里的作品?!

泥色漂亮,工序规范!


作者: 画打山    时间: 2007-9-22 22:06

厉害厉害,精彩精彩.

楼主是个好玩家


作者: 舒米    时间: 2007-9-22 23:05
QUOTE:
以下是引用壶懂我在2007-9-22 13:50:15的发言:

我大概个人的解释.厂品的泥除了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发上有它规定的工艺流成.就拿传统的报春长青等等象同的壶型为利把.就报春除壶身是借用摸子外.其他应有5快不等厚度的泥片相加接的1满片2第片3上沱片4上线片5下脚坨片<就是做瓢底线用的>.每一片相接都要用不同工具,壶身要上竹睥子.当然嘴和吧和纽也是借用摸子.不象现在很多商品壶的壶型大部分是借用摸自的.朋友不在,错字多点.标点乱点.语言组织的乱点.

怕大家看不太明白,我帮壶懂我兄重新组织了一下语句。

壶懂我兄:

我大概的解释一下厂版产品的特点:厂内的泥料常规的都是由专职配泥师进行配制的。另外厂版产品的工艺流程非常有特点。以比较常见的报春或长青等心型壶为例。虽然身桶成型有借助模具(主要是为了固定容量),但该壶在成型时必须在身桶上镶加满片、地片、上坨片、上线片、下脚坨片(此线是用来制作飘底线的)。每一个泥片的镶接都必须借助不同的工具,身桶上还需要使用竹秕子。当然,报春壶的流、把以及盖上桥钮都是借助模具成型的。

而现在的许多商品壶,整个身桶有颈根开始一直到底脚完全都是借助模具一次成型的,同样是使用模具,这种模具的概念和一厂的模具不可相提并论。


作者: lu    时间: 2007-9-22 23:06
标题: 土匪开坛也来灌点水
[attach]2468[/attach]
[attach]2471[/attach]
[attach]2472[/attach]
[attach]2473[/attach]
[attach]2474[/attach]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2 23:12
LU兄最后一把集玉很水灵啊
作者: lu    时间: 2007-9-22 23:15
回乔兄有用普养过顾夕珍的,厂料虽是机制料但质地优好养。[attach]2483[/attach]
[attach]2484[/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2 23:26:55编辑过]

作者: 砂缘    时间: 2007-9-22 23:31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9-22 11:24:36的发言:

求教于2006兄

关于以前一厂厂版正品的做法,除了泥料为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法方面,有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规定?有没有大致上诸如编号上、暗计或者必须遵守的特殊做法?

盼兄详细赐教。

除了你们都知道的,应该是没什么你们所谓的暗计。编号是有可能的,是为了敲规定的印章,不能敲作者自己的印,而又要把所有做这批产品的人区分开来,(每批产品是有很多工人同时在做,每个工人每个月是有任务的,而且是必需完成的,这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这样就要敲编号了。约定俗成的规定,一厂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而制度是为了有更好的效率,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每道工序都有专职的师傅。举个小小的例子,一把壶的坨子是需要手工上,这是一厂的工序,但是到了外面就把这坨子连在模子里了,这样工人做起来效率就提高了。但是这样的后果是次品率高了,我们懂的人知道是次品,不懂的人就会说,这不是壶吗?又不漏,只是稍微口不平而已。文字组织能力差,大家能理解的就理解吧!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2 23:32

砂缘兄在一厂待过不断的时间,应该有足够的发言权。

盼兄常来指导收藏意识啊。^_^


作者: 舒米    时间: 2007-9-22 23:45

上网至今,在这个帖子里看到的厂版是最正路的。跟几把

[attach]2496[/attach]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2 23:57

看来上海的同僚们是厂版的忠实拥戴者啊

这个帖子一出,估计很多“厂版”要趴下了。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00:15

[attach]2515[/attach]
[attach]2516[/attach]
[attach]2517[/attach]
[attach]2518[/attach]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00:18
打完收工睡觉咯!祝乔兄的网站做大做强为共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哦
作者: 壶懂我    时间: 2007-9-23 00:24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9-22 23:57:20的发言:

看来上海的同僚们是厂版的忠实拥戴者啊

这个帖子一出,估计很多“厂版”要趴下了。

回乔大   因为上海宜兴两地离的不远且交通便利,造成了宜兴紫砂早就在以上海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扎根,早早就有大名鼎鼎的铁画轩  葛德和(这两个店号一直都有经营正规的紫砂厂商品茶壶)   用老虎灶的茶馆店也让人们有了更多接触紫砂的机会   盆协的成立培养了一大批爱好盆景园艺的老人玩紫砂花盆     这些原因集合在一起  让江南这边的紫砂爱好者从80年代开始就大量接触这一路的茶壶,并不能说大部分爱好者有多么懂,但他们有感觉,因为他们见过、玩过、拥有过。

时至今日,上海有很多老玩家  只要让他们看到一把泥料好,形喜欢,做工稍粗但还算正路的茶壶,只要价格公道,他们会忍不住要去重新体验一下玩一把“茶”壶的感觉。

这是我多年在上海经营紫砂生意所得出的一点体会。文字还是由米弟帮整理的。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3 00:31
QUOTE:
以下是引用壶懂我在2007-9-23 0:24:49的发言:

回乔大   因为上海宜兴两地离的不远且交通便利,造成了宜兴紫砂早就在以上海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扎根,早早就有大名鼎鼎的铁画轩  葛德和(这两个店号一直都有经营正规的紫砂厂商品茶壶)   用老虎灶的茶馆店也让人们有了更多接触紫砂的机会   盆协的成立培养了一大批爱好盆景园艺的老人玩紫砂花盆     这些原因集合在一起  让江南这边的紫砂爱好者从80年代开始就大量接触这一路的茶壶,并不能说大部分爱好者有多么懂,但他们有感觉,因为他们见过、玩过、拥有过。

时至今日,上海有很多老玩家  只要让他们看到一把泥料好,形喜欢,做工稍粗但还算正路的茶壶,只要价格公道,他们会忍不住要去重新体验一下玩一把“茶”壶的感觉。

这是我多年在上海经营紫砂生意所得出的一点体会。文字还是由米弟帮整理的。

米弟弟辛苦了!曹兄更辛苦!

真诚感谢曹兄的指点!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3 00:37
QUOTE:
以下是引用砂缘在2007-9-22 23:31:11的发言:

除了你们都知道的,应该是没什么你们所谓的暗计。编号是有可能的,是为了敲规定的印章,不能敲作者自己的印,而又要把所有做这批产品的人区分开来,(每批产品是有很多工人同时在做,每个工人每个月是有任务的,而且是必需完成的,这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这样就要敲编号了。约定俗成的规定,一厂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而制度是为了有更好的效率,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每道工序都有专职的师傅。举个小小的例子,一把壶的坨子是需要手工上,这是一厂的工序,但是到了外面就把这坨子连在模子里了,这样工人做起来效率就提高了。但是这样的后果是次品率高了,我们懂的人知道是次品,不懂的人就会说,这不是壶吗?又不漏,只是稍微口不平而已。文字组织能力差,大家能理解的就理解吧!

感谢砂缘兄简单明了的注解,感谢一切真诚的指导!学习!


作者: 鹰    时间: 2007-9-23 00:37
好贴啊,昨晚睡的晚.今天白天补了一觉.晚上睡不着上网来看看.没想到人还蛮多的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3 00:55

猫头鹰来了!欢迎!欢迎!

鹰胸好!


作者: 鹰    时间: 2007-9-23 01:04
楼上的,找打吗?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3 01:12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9-23 1:04:57的发言:
楼上的,找打吗?

拔你鹰毛!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3 01:47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9-22 11:24:36的发言:

求教于2006兄

关于以前一厂厂版正品的做法,除了泥料为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法方面,有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规定?有没有大致上诸如上编号、暗计或者必须遵守的特殊做法?

盼兄详细赐教。

乔兄,非常抱歉,回来晚了。幸好已经有懂壶的朋友帮我回答了,从中我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受益匪浅,谢谢壶懂我兄,沙缘兄,舒米兄的帮忙。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3 01:55
标题: 再上照片
[attach]2546[/attach]小常青
[attach]2547[/attach]墨荷
[attach]2548[/attach]
[attach]2549[/attach]
[attach]2550[/attach]红泥玉兔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3 02:23

云兄,终于欣赏到你的好货了

明天大家瓜分吧


作者: 银沙    时间: 2007-9-23 08:38
图文并茂的好经验、受教了、感谢楼上众兄
作者: 大灰狼    时间: 2007-9-23 10:25
标题: 充实品种,发扬厂版。

大樱花

[attach]2561[/attach]

常青
[attach]2562[/attach]

孤菱提梁


 

[attach]2563[/attach]

六方菱花
[attach]2564[/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10:26:58编辑过]

作者: 大灰狼    时间: 2007-9-23 10:33

上双线竹鼓

[attach]2565[/attach]

大松树葡萄


 

[attach]2566[/attach]
[attach]2567[/attach]


四方竹段

[attach]2568[/attach]

作者: 大灰狼    时间: 2007-9-23 10:36
玉兰[attach]2569[/attach]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3 10:39

狼的家藏的确非同反响啊


作者: 大灰狼    时间: 2007-9-23 10:47
老桥这样说我要脸红了,后学末进。但是厂版作为一个门类对爱壶人来说不失为一个门槛不高,可玩、可学、可藏的好品种。
作者: 珠光    时间: 2007-9-23 10:52
原来厂版有那么多品种,开眼了。另外小弟有一个不情之请,各位壶友在贴厂版时,能说明一下容量和泥料吗?以后去搜街时好按图索骥,谢谢各位大侠了。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14:31
[attach]2635[/attach]
[attach]2636[/attach]
[attach]2637[/attach]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14:35
[attach]2641[/attach]
[attach]2642[/attach]
[attach]2648[/attach]
[attach]2649[/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15:58:34编辑过]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14:37
[attach]2643[/attach]
[attach]2644[/attach]
[attach]2645[/attach]
[attach]2647[/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15:03:22编辑过]

作者: 银沙    时间: 2007-9-23 15:34
图2最喜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3 20:59

刚刚看到卢兄第三页这几把,帖子的图片非常清晰,感谢您

但从图片上看,第二把“隐角竹鼎”和第四把“知泉”的做法,跟常规的厂版有些不同,尤其是“知泉”,这款壶在2000年左右做过一批,还有其他的一些壶型,我大多数上手过,感觉和常规厂版的做法和选用的泥料都有少许不同。

与兄斟酌,纯粹就壶论壶,盼兄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21:00:17编辑过]

作者: 紫玉金砂    时间: 2007-9-23 21:12
非常喜欢这类“科普”帖子,望乔兄再接再厉!
作者: 壶懂我    时间: 2007-9-23 21:59

回珠光兄:

厂内各种泥料烧成后的收缩比例并不相同,再加上每个工人的制壶手法存在差异,一款壶型不可能做到把把容积完全相同。坊间流传的许多一厂茶壶资料、包括以前厂内的产品目录上所标注的茶壶容积其实只是一个参考数值,不是完全精确的。

紫砂一厂的泥料虽然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不过由于以前曾说明过的明针问题,加之窑温高低以及泡养退火等因;同时,不由于玩家拍照所使用的器材以及灯光条件并不相同,造成了呈现在照片上的泥料色泽并不一定就和茶壶实样的本色完全一致。所以以照片颜色作为判断茶壶正误的依据,本人觉得不稳妥。

应该说厂版茶壶之所以称之为厂版,是因为这类茶壶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泥料、工艺和特定的壶型使其与所谓的乡胚以及现在的商品类茶壶有着颇明显的区别。这也是厂版一直颇受紫砂爱好者欢迎,甚至时至紫砂一厂关门近1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不少新进爱好者中掀起一场不少的热潮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不得不提醒一下各位厂版爱好者,请尊重自己手中的藏品,不要把乡胚和并不是厂版的普通商品类茶壶贴上来,因为这样实在有违这个帖子的初衷。秋风起,蟹脚痒,有无肠公子佐酒,我又有点贪杯了。酒多话多,望各位同好多多海涵。

米弟辛苦为我整理文句实在不好意思,改日弟来奉上一把厂版红泥月中梅茶壶,望弟笑纳


作者: 泛泛之辈    时间: 2007-9-23 22:05
LU兄有几把厂版个人感觉是90年代后仿!~
作者: 舒米    时间: 2007-9-23 22:27
QUOTE:
以下是引用壶懂我在2007-9-23 21:59:58的发言:

回珠光兄:

厂内各种泥料烧成后的收缩比例并不相同,再加上每个工人的制壶手法存在差异,一款壶型不可能做到把把容积完全相同。坊间流传的许多一厂茶壶资料、包括以前厂内的产品目录上所标注的茶壶容积其实只是一个参考数值,不是完全精确的。

紫砂一厂的泥料虽然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不过由于以前曾说明过的明针问题,加之窑温高低以及泡养退火等因;同时,不由于玩家拍照所使用的器材以及灯光条件并不相同,造成了呈现在照片上的泥料色泽并不一定就和茶壶实样的本色完全一致。所以以照片颜色作为判断茶壶正误的依据,本人觉得不稳妥。

应该说厂版茶壶之所以称之为厂版,是因为这类茶壶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泥料、工艺和特定的壶型使其与所谓的乡胚以及现在的商品类茶壶有着颇明显的区别。这也是厂版一直颇受紫砂爱好者欢迎,甚至时至紫砂一厂关门近1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不少新进爱好者中掀起一场不少的热潮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不得不提醒一下各位厂版爱好者,请尊重自己手中的藏品,不要把乡胚和并不是厂版的普通商品类茶壶贴上来,因为这样实在有违这个帖子的初衷。秋风起,蟹脚痒,有无肠公子佐酒,我又有点贪杯了。酒多话多,望各位同好多多海涵。

米弟辛苦为我整理文句实在不好意思,改日弟来奉上一把厂版红泥月中梅茶壶,望弟笑纳

壶兄实在太客气了,小弟异常之感动+激动啊   这两天得空就来拿!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22:56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9-23 20:59:17的发言:

刚刚看到卢兄第三页这几把,帖子的图片非常清晰,感谢您

但从图片上看,第二把“隐角竹鼎”和第四把“知泉”的做法,跟常规的厂版有些不同,尤其是“知泉”,这款壶在2000年左右做过一批,还有其他的一些壶型,我大多数上手过,感觉和常规厂版的做法和选用的泥料都有少许不同。

与兄斟酌,纯粹就壶论壶,盼兄见谅。


乔兄说那里话,贴出来就是让大家讨论的听不进意见就不会帖了,这款不叫‘知泉’应该叫“之泉”储立之所创原作是嵌盖的产品后该大盖这款有大小两个容量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贴图对比讨论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3 23:03
QUOTE:
以下是引用lu在2007-9-23 22:56:25的发言:

乔兄说那里话,贴出来就是让大家讨论的听不进意见就不会帖了,这款不叫‘知泉’应该叫“之泉”储立之所创原作是嵌盖的产品后该大盖这款有大小两个容量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贴图对比讨论

多谢LU兄的大度,兄不见怪我这人有啥说啥就好,^_^

相互学习中。谢谢您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23:12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9-23 23:03:31的发言:

多谢LU兄的大度,兄不见怪我这人有啥说啥就好,^_^

相互学习中。谢谢您

老乔客气了你的作风为人我是了解的要不这么多人气汪的网站不去来这里啦,以前有朋友建议我去陶都帖壶打广告。说实话我有自己的基本盘更本不用搞这些噱头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3 23:14
QUOTE:
以下是引用lu在2007-9-23 23:12:50的发言:

老乔客气了你的作风为人我是了解的要不这么多人气汪的网站不去来这里啦,以前有朋友建议我去陶都帖壶打广告。说实话我有自己的基本盘更本不用搞这些噱头

真心的感谢您,兄日后把这里当成自己家玩就是了。^_^千万不用客气

就壶论壶的基础上,最多论出感情,论出同好,哪怕看法不同,目的也是殊途同归的。

再次感谢您!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23:15
QUOTE:
以下是引用泛泛之辈在2007-9-23 22:05:47的发言:
LU兄有几把厂版个人感觉是90年代后仿!~

[attach]2709[/attach]
[attach]2710[/attach]
这位兄帮忙鉴定一下这两把谁仿谁分别什么年代的?要是用同一款料做你可从外观上分辨得出来?
作者: lu    时间: 2007-9-23 23:25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9-23 23:14:28的发言:

真心的感谢您,兄日后把这里当成自己家玩就是了。^_^千万不用客气

就壶论壶的基础上,最多论出感情,论出同好,哪怕看法不同,目的也是殊途同归的。

再次感谢您!

说实话早期壶早有仿品很多就是厂里的工人当时自己在外面做的用料做工都跟厂里一样,很难辨识。我也不敢保证我帖的都绝对真所以讨论是有益的对我对大家都是提高,所以大家不必忌讳畅所欲言的好。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4 00:13

以壶论壶!

专业!

学习!


作者: 舒米    时间: 2007-9-24 00:29
QUOTE:
以下是引用lu在2007-9-23 23:25:20的发言:

说实话早期壶早有仿品很多就是厂里的工人当时自己在外面做的用料做工都跟厂里一样,很难辨识。我也不敢保证我帖的都绝对真所以讨论是有益的对我对大家都是提高,所以大家不必忌讳畅所欲言的好。

lu兄的雅量真是令人折服,我以为厂版的重点还是在形制、泥料以及工艺。制作地点,殊难判断还不如就由它去了。兄以为呢?


作者: lu    时间: 2007-9-24 01:02
QUOTE:
以下是引用舒米在2007-9-24 0:29:34的发言:
lu兄的雅量真是令人折服,我以为厂版的重点还是在形制、泥料以及工艺。制作地点,殊难判断还不如就由它去了。兄以为呢?

舒米兄客气我记得就这个问题我们有过一论。我始终认为用的话现在商品类能用到厂料哪怕是90料就够了。早期壶要收藏的话,早期名家作品包括现在很多回流的名家作品都是当时在厂里做的精品,产品类的话80中期以后的壶也就玩玩趣味。体会一下时代的变迁没必要想太多。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4 01:12

LU兄和舒米兄且莫着急,明天开一个新板块,给诸位钟爱厂版的好朋友们的开个擂台,大家有碗说碗,有瓢说瓢。我也去参与讨论,学习机会难得啊。^_^

 为明天新开板块先干一杯...............老生茶

 


作者: lu    时间: 2007-9-24 01:24
QUOTE:
一把早期一厂定制壶作者鲁新强请各位随评
 
[attach]2730[/attach]
[attach]2731[/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4 2:18:13编辑过]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5 16:26

 关于厂版壶可玩性与收藏性的讨论:

1.上手门槛低,有群众基础

2.不可再生性,相对稀缺性

3.有特定的工艺流程和工具,特定的壶型和泥料

4.相对较方便的流通性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5 16:34

作为一个相对特殊时代的产物,我觉得厂版茶壶近来逐步成为紫砂爱好者们开始关注的一个热点并不是偶然的,我总结了一下,厂版茶壶之所以可玩、可赏、可藏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条原因


我先来阐述第一和第二条

1.对于大部分的工薪阶层来说,厂版壶的上手门槛较低,价位一般在300-500左右,精品最多也就1千-2千元左右,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经济上都是能承受的,这就使厂版壶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大众化,平民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7:07:58编辑过]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5 17:48

2.厂版虽然曾经大量生产,但有几个原因造成了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

首先,在紫砂一厂于99年正式完成转制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方式和创作模式不复存在了。这个帖子的前几页里有几位老道的玩家曾提到过,厂版之所以好玩,原因之一是由于为每件厂版的定形都是非常严谨的。打样、审样、定形再打样开模具,完成这些工作的,如今个个都是名字如雷贯耳的高工。毫不夸张的说,厂版的壶型是将集体智慧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的产物。而如今,也没有人有力量将那批最优秀的紫砂艺人聚集在一起进行创作和生产。

其次,一厂的大型隧道窑由于运作成本和环保的问题被小型的电窑以及煤气窑所取代,虽然在技术上似乎是进步了,但大型隧道窑那种特有的窑烧气氛也随之覆灭。所以虽然至今仍有许多人在用原来厂内的泥料制壶,但烧成后的效果却无法和一厂隧道窑相提并论。

最后,除了少量几个相对大陆的壶形以外,其他大部分厂版茶壶(特别是小品类的)在当时都是定向销往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市场的,真正留存在大陆的并不多。再加上作为实用品,大量厂版茶壶都在玩家的日常使用中发生了或多或少的碰缺,能保留至今的全品就更加少了。

   许多玩家常把收藏的三字诀:“真、精、稀”作为玩一个门类的准则。我觉得,真正优秀的厂版完全符合这个准则,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个鲜明时代的产物,好的厂版只会越来越少。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8:16:22编辑过]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5 18:01
标题: 再发几把
[attach]2933[/attach]抽角宝方
[attach]2934[/attach]什锦小水平之一
[attach]2935[/attach]小掇子
[attach]2936[/attach]鱼乐
[attach]2937[/attach]扁竹提梁
[attach]2938[/attach]汉方
[attach]2939[/attach]韵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8:35:10编辑过]

作者: 泛泛之辈    时间: 2007-9-25 18:53
[attach]2943[/attach]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5 21:28

云兄辛苦了!

学习!

谢谢!

深刻!


作者: 探春    时间: 2007-9-25 21:33
好壶好文!
作者: 郭子仁    时间: 2007-9-25 21:53
只有看加上學的份,好帖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5 21:54

这个帖子真好!!

感谢2006兄,让我看到不少回忆。^_^


作者: yt    时间: 2007-9-25 22:42
顶2006兄的好贴,让大家开眼了
作者: 探春    时间: 2007-9-25 23:17
[attach]2963[/attach]
[attach]2964[/attach]
[attach]2965[/attach]
[attach]2966[/attach]

作者: 探春    时间: 2007-9-25 23:21
[attach]2967[/attach]
[attach]2968[/attach]
[attach]2969[/attach]
[attach]2970[/attach]

作者: BJUE    时间: 2007-9-25 23:32

望春春兄好好珍惜!

你的周围许多双眼睛盯着你....!


作者: 珠光    时间: 2007-9-25 23:47
太精彩了,再次学习,看来厂版实在不简单啊!
作者: 探春    时间: 2007-9-26 00:01
我想对初涉紫砂的壶友,厂版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9-27 07:44
标题: 再发几把
[attach]3126[/attach]石桃
[attach]3127[/attach]花提
[attach]3128[/attach]扁盘
[attach]3129[/attach]松鼠葡萄
[attach]3130[/attach]双桃

作者: 无量海    时间: 2007-9-28 11:27

看完这个帖子收获不少,感谢诸位老师赐教,小弟也献上一把:

 

[attach]3318[/attach]
[attach]3319[/attach]
[attach]3320[/attach]
[attach]3321[/attach]
[attach]3322[/attach]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9-28 11:31
无量海终于也来了。欢迎欢迎!
作者: erlee    时间: 2007-9-29 10:15
想要想要阿
作者: 夏荷雨珠    时间: 2007-10-2 13:37

真的长眼了


作者: Ivan2    时间: 2007-10-2 18:34
好贴啊
作者: 泛泛之辈    时间: 2007-10-2 22:53

吴屏亮一厂老技工了!


作者: 竹苞    时间: 2007-10-4 01:06
我的一把大樱花壶![attach]4113[/attach]
[attach]4114[/attach]
[attach]4115[/attach]

作者: BJUE    时间: 2007-10-4 03:14

苞兄个个是精品!

羡慕!学习!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10-5 23:24
标题: 应网友的要求贴细节
[attach]4346[/attach]
[attach]4347[/attach]
[attach]4348[/attach]

作者: cty_2006    时间: 2007-10-6 21:18
标题: 小莲子
[attach]4417[/attach]

作者: 渔家乐    时间: 2007-10-6 21:55

[attach]4418[/attach]



作者: 渔家乐    时间: 2007-10-6 21:57
[attach]4419[/attach]
[attach]4420[/attach]
[attach]4421[/attach]

作者: 渔家乐    时间: 2007-10-6 21:58

80cc绿泥小辣椒

[attach]4422[/attach]
[attach]4423[/attach]
[attach]4424[/attach]


作者: 渔家乐    时间: 2007-10-6 21:59
[attach]4425[/attach]
[attach]4426[/attach]
[attach]4427[/attach]

作者: 渔家乐    时间: 2007-10-6 22:00

大神龙壶

 

[attach]4428[/attach]
[attach]4429[/attach]
[attach]4430[/attach]

作者: 渔家乐    时间: 2007-10-6 22:01
[attach]4431[/attach]
[attach]4432[/attach]
[attach]4433[/attach]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jadepo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