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450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高手评鉴此朱泥壶(m已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ilojo 于 2011-2-15 11:04:08 编辑

  请高手评鉴此壶的泥料,纯度,是否全手以及工艺,在此感谢各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底部的印章PS掉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limes 发表于 2011-2-14 21:10:17
一般模具壶

感谢点评,请详述见解
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把是新壶,还没使用,壶内没有加盖内壁印章,请高手评鉴制壶工艺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milojo 发表于 2011-2-15 10:48:52
紅泥壺

感谢M版点评,从另外一论坛制壶卖家所购,告知是纯朱泥。到手后感觉泥料也很细腻,润度也不错。有些晕呀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m版指点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几张日光下的照片请大家看看



下面这个是加满热水的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朱版给予评价,心里放心了许多,很多人都说是红泥,心里忐忑了好几天,朱版给予肯定应该是可以的了,买壶也是看图片买的,是看中了器型,对朱泥和红泥还是区分不了。看了卖家还是比较实在的,说是小煤窑朱泥全手壶,但倒入热水后好像不像别的朱泥壶颜色变化那么明显,好像颜色略浓重,更润更亮些。
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铁罗汉 的帖子

这两天泡了两壶铁,去年秋茶,茶味不错,特意放到次日,打开盖子,茶香依旧,就是容量略大了些,200CC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玩壶不做壶的很难把我朱泥和红泥,特别黄的所谓黄金朱泥也有可能掺杂了其他成分。
看了几把其他帖子所谓小煤窑朱泥,也是很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终身好友 的帖子

壶把下面不是划痕,是把印章PS掉了,评论工艺不想让大家受作者知名度的影响,名家就都说好,无名的痛批,只看壶论工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一下朱泥的特点(转载他贴)

朱泥,赵庄小红泥及其制作特性
朱泥行内通常是指出产于黄龙山,在嫩泥层之间的一种含铁极高的黄色粘土,由于内含熔剂性原料偏高,故烧成易烧结玻化, 烧成后表面效果滋润光亮,但因其收缩率较大(通常在25%之上),这给成型制作带来很大不便,朱泥同时也因为烧结度较高,透气性也相应较差.紫砂透气性好的固有特性较弱,朱泥顾名思义,其颜色鲜艳红亮,特别是经过泡养以后,颜色变得酡红深沉,滋润晦明,极富亲和力.
赵庄小红泥,因其原矿处于赵庄(距紫砂村上袁约三里地),而后有人又称为”石黄泥”可能是因其外形似石,原矿颜色显土黄色(此石黄泥与石黄不是同一概念).赵庄小红泥因矿源问题曾一度言传”灭绝”近年在大规模的采石运动中额外挖掘出了大量的小红泥矿.笔者曾考察黄泥矿现场,它与含铁较高的石英矿共生,显而易见,赵庄小红泥石英含量极高,以前,曾有人著文说,赵庄小红泥烧成收缩率极高,显然他是把”石黄泥”和”石黄”搞混了.经过烧成式样,赵庄小红泥烧成收缩率仅为9~12%,与黄龙山底皂青相仿.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赵庄小红泥.泥质细腻,粘结度,均不错,缺憾是在成型过程中泥丕失水状态下可塑性变差,喷水后触变性太高.在1180度高温烧成以后,颜色曾暗红,略带黄色.断面烧结度不完全,颗粒完整,表明透气性较好,因石英含量高,表面颗粒丰满,透度明显比黄龙山朱泥要高.
朱泥与赵庄小红泥的主要区别,在颜色上朱泥, 原矿朱泥颜色鲜黄细腻,有油脂感.赵庄小红泥呈土黄色,较为干涩,外形为嫩石状.烧成以后.朱泥红润鲜亮,透度较差,表面因烧成收缩大,时常有波纹皱,同因烧结度高敲击声音高尖,而赵庄小红泥颜色较暗,略呈黄,但透度较朱泥要好. 在制作时,朱泥可塑性强 ,粘结度好,易成型,难烧成. 赵庄小红泥,相对可塑性较弱,烧成成品率高.
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朱泥因其烧成后颜色漂亮深得玩壶人士喜爱,但也应制作烧成,成品率太低等问题,让生产商一直视为畏途(事实历史上很少有人用纯在的朱泥制作茶壶,许多所谓朱泥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朱泥).笔者在制作朱泥的实践中,尝试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既可保持朱泥壶的纯在色泽,有可以克服原先朱泥制品天生的透气性差的局限.办法是用上好朱泥原矿,加20%老紫泥矿(减少朱泥变形),再加10%红金底板(一种天然紫色泥矿,补充因加入紫泥原矿后的失色).烧成后效果,颜色与朱泥几乎没有区别,收缩率却大大降低,,透气性增强,更加有利泡养.隐含在朱泥包浆下的紫泥颗粒晶莹圆润,把玩性,泥质质感均得到加强.在1180度烧成,熟练工成品率几乎100%.
赵庄小红泥收缩率较小,颗粒饱满,质感丰富.只是颜色较朱泥暗,又略带偏黄,不免成为一种缺憾.而紫砂制品最大优点是天然原矿所制,倘若加入化工原料势必破坏”未加任何化学料”的天然属性.,因此若没有特殊要求也就没有必要再参合,笔者应客户要求称作过试验,在赵庄小红泥中增加一些天然石黄.虽然颜色有些改观,但是没有达到朱泥这种天生的亲和力.成型上却平添了难度.仅增强可塑性只需多次重复锤炼即可解决.以笔者之见赵庄小红泥既然具备紫砂泥所有质感,透气等要求,又何须强求其它!

小煤窑朱泥
原矿小煤窑朱泥产于黄龙山麓红庙小煤矿1000米夹层处,是处于煤块和砂岩之间的夹脂泥块。泥层厚度仅在5公分到20公分之间。且不呈片层,只为点状分布。这就很大程度增加了开采成本和开采难度。从50年代开始便有零星朱泥矿出产,不过产量不大。原本小煤窑朱泥开采出来,极少单独制壶,由于小煤窑朱泥粘性很强,很多都是直接加到普紫泥或者清水泥里面,增加泥料的粘合性。我们今天很少能看到小煤窑朱泥的老壶,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了。 小煤窑朱泥是紫砂朱泥中的珍贵品种,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这就是所谓的“无皱不朱”。
二.小煤窑朱泥的特点:
1.烧成后颜色温润橙红,热水冲淋立现娇嫩鲜红特色,神秘迷人。如荷花池间玉立、若冬梅雪中含苞,卓尔不群,风韵令爱壶人神醉。泡养日久,温润而富深度、层次变化,美不胜收。
2. 泡茶水色好,泡养速度立竿见影。一般两三泡茶后就能感觉到水色的明显变化,最终养成玉一般的质感.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9 01:4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