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老花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兴紫砂厂纪元

[复制链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47 编辑

1993 年6 月:紫砂工艺厂夏俊伟经数年试制,恢复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失传的泥绘装饰;倪顺生解决泥色与造型、烧结难度,获江苏科技、专利博览会金奖。

1993 年10 月:“ 中国书画名家金秋紫砂艺术笔会” 在宜兴召开,应邀参加的著名书画家有陈大羽、高马得、玉孟奇和周韶华等二十多位。1994 年10 月又举办第二届笔会。

1993 年10 月:宜兴旅游工艺品厂承制的“ 大唐盛衰图” 大型壁画,安放于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唐城御花园长廊内,由工艺美术师吴小楣设计。

1993 年10 月:宜兴第一家由外资与壶艺人员合办的专业紫砂公司-鸿成陶艺有限公司成立。

1993 年10 月: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汪寅仙、鲍志强等11 人,应台湾“ 财四法人知还研究发展基金会” 邀请,赴台举办“ 宜兴陶瓷艺术作品展示会” ,顾大师在台作了“ 紫砂陶史概论” 讲演,并作技术示范和学术交流。

1993 年:李昌鸿、沈蘧华伉丽合制的“ 孔雀紫砂茶具” 在山东淄博市举办的” 国际陶瓷艺术作品展评大奖赛” 荣获大奖。

1993 年:汪寅仙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1998 年4 月,中央电视台《 东方之子》 节目播放汪寅仙事迹。2001 年10 月,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汪寅仙紫砂艺术展。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47 编辑

1992 年1 月:《 宜兴紫砂珍赏》 在香港出版,主编顾景舟,副主编徐秀棠、李昌鸿,三联书店(香港)出版。

1992 年5 月5 日:第一届“ 紫砂文化国际研讨会” 在宜兴紫砂工艺厂举行,国内外专家、教授、鉴赏家、收藏家八十人参加,收到论文三十多篇,对探索宜兴紫砂陶艺产生深远影响。

1992 年11 月13 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宣布,紫砂名师吕尧臣被提名为1992 ~1993 年度世界级名人,列入22 版《 世界名人证书录》 与发给《 世界名人证书》 ,翌年,吕尧臣被纳为“ 世界名人协会” 的终身会员。他是紫砂史第一个获世界名人称号的壶艺师。

1992 年11 月:台湾民族文化基金会首度邀请大陆陶艺家访台,邀请徐汉棠、徐秀棠兄弟由香港转道台湾作为期11 天的陶艺交流访问。在东海大学由秀棠作“ 宜兴紫砂陶” 学术讲演,汉棠作紫砂成型表演;在莺歌和台湾陶艺界进行座谈。

1992 年:昌海厂成立。该厂是宜兴陶瓷公司与香港海洋陶瓷公司合资成立,因缺少技术人员,故由紫砂工艺厂提供人员,以取得股权之交换条件。该厂位于“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正后方,当时支持该厂之技术人员有:施小马、胡永成、鲍利安、储集泉、徐维明等,以及青瓷厂、美陶厂、建陶厂、均陶厂等名家技术人员。(1996 年底后,因缺乏订单与竞争力,在香港海洋公司撤资后,遂正式停产紫砂壶。)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46 编辑

1991 年4 月25 日:杭州举行国际茶文化节,宜兴紫砂二厂的“ 井栏茶具” 获一等奖,“ 一节竹段茶具” 获三等奖,市旅游工艺品厂的“ 微型紫砂小壶” 获二等奖。

1991 年6 月22 日:“ 中国宜兴紫砂陶艺名家作品展” 在新加坡开幕,展出顾景舟、蒋蓉等紫砂名作300 多件(套)。

1991 年8 月12 日:“ 第三届国际残疾展能节” 在香港举行,宜兴紫砂工艺四厂残疾青年女工夏淑君,以娴熟技艺在六小时内制成一套(一壶三杯)紫砂绞泥茶具,获制陶国际金奖。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46 编辑

1990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 紫砂茶具” 在北京第二届“ 国际博览会” 又获金奖;“ 紫砂乳白釉” 制品在首届“ 全国轻工业博览会” 上获三等奖;紫砂名师李昌鸿创制的“ 九能紫砂壶” 获“全国陶瓷评比” 三等奖。

1990 年2 月:宜兴紫砂工艺三厂为祝贺上海画坛大师朱屺瞻百岁华诞,特制作十种款式茗壶以志纪念。“ 莲心如意壶” 祝愿屺老万事如意;“ 童帽园顶壶” 祝颂寿星返老还童。按屺老提供的《 长青-松》 、《 报春-梅》 、《 舞东风-水仙》 、《 黄金实-枇杷》《 寿-灵芝》 等十幅小品,由砚刻、壶刻艺术家徐孝穆、沈觉初、徐勇良等执刀镌刻。集名画、名刻、名壶于一体,堪称佳话。

1990 年3 月:紫砂名师鲍志强、吴震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参加“ 宜兴陶瓷艺术展” ,并作“ 紫砂陶艺讲座“ 。

1990 年6 月9 日:宜兴紫砂陶荣获全国陶瓷百花奖行业评比会的第一名。

1990 年6 月7 日:紫砂名师周佳珍、高建芳应邀赴日本进行紫砂陶艺表演。

1990 年8 月21 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联合举办“ 迎亚运~宜兴紫砂工艺精品展览” 。

1990 年8 月29 日:紫砂名师吕尧臣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精心制作一只“ 熊猫紫砂壶” ,以奖励本届亚运会第一块金牌获得者,亚运会组委会特授予吕尧臣“ 支持亚运” 荣誉证书。

1990 年10 月10 日:“ 全国陶瓷艺术精品展评” 在江西景德镇市陶瓷陈列馆揭晓,紫砂工艺厂“ 九头源泉茶具” 、“ 曲壶” 、“ 嵌金搏浪锤壶” 和“ 百帝紫砂鼻烟瓶” 荣获一等奖。

1990 年10 月20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 颁奖大会,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方圆牌紫砂花瓶,获金杯奖;紫砂工艺二厂生产的华艺牌紫砂陶,获银杯奖。

1990 年11 月28 日:宜兴建筑陶瓷厂张奂生工艺美术师,赴日本安装无锡市政府捐赠的“ 紫砂九龙壁画” 。

1990 年12 月22 日:宜兴陶瓷公司副总经理胡国荣,紫砂工艺厂名师葛明仙、施小马、季益顺,紫砂工艺二厂名师范永良、徐雪娟,应邀参加香港锦峰公司举办的“ 紫砂名家作品展” 。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46 编辑

1989 年5 月23 日:紫砂名师顾景舟、李昌鸿、何道洪、王石耕、高丽君参展香港的“ 中国宜兴紫砂特艺大展” 。

1989 年7 月:紫砂工艺厂生产的“ 紫砂茶具” 获北京首届“ 国际博览会” 金奖。

1989 年9 月24 日:紫砂名师汪寅仙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中华全国国总工会授于她” 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的成就。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20 | 只看该作者
1988 年:紫砂工艺二厂生产的“ 华艺牌紫砂茶具” ,获中共农业部年度优质产品称号。

1988 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五头“ 清风印纹茶具” ,获“ 全国旅游品内销展评会” 优秀奖。

1988 年3 月16 日:宜兴紫砂工艺厂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精制一万套刻有“ 全国七届人大政协会议留念” 字款的“ 小水平紫砂茶具” ,空运至北京。


1988 年4 月:北京召开“ 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顾景舟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是紫砂史上受此殊荣的第一人,自此而后,有蒋蓉、汪寅仙、吕尧臣、徐秀棠、谭泉海、徐汉棠等六人获此荣誉称号。

1988 年6 月18 日: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上海四海茶具馆和上海西角亭酒家在上海展览中心音乐厅,联合举办“ 复兴茶艺研讨会” ,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茶友共同研讨茶艺、壶艺,并呼吁“ 复兴中华茶艺” 。

1988 年6 月5 日:顾绍培制造烧的“ 金声玉振巨型紫砂壶” ,壶高90 厘米、宽82 厘米,容量88 公斤,在香港展出被誉为“ 世界壶王” 。

1988 年7 月6 日:紫砂名师徐秀棠、鲍仲梅、范洪泉、储立之等应邀到香港双鱼艺瓷有限公司参加“ 紫砂陶艺术大屐” 和“ 紫砂陶艺术研讨会” 。

1988 年9 月9 日:宜兴陶瓷公司副经理田志芳,紫砂工艺厂厂长唐伯年,紫砂名师谢曼偷、范永良和均陶厂厂长胡国荣,赴美参加中美合资天山有限公司在纽约、芝加哥举办的“ 中国节紫砂工艺陶瓷展览会” 。

1988 年10 月6 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日中陶艺交流协会在日本东京联合举办“ 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览” ,展出陶瓷精品1000 多件(套),紫砂名师汪寅仙、张红华现场表演制作紫砂陶艺。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17 编辑

1987 年:江苏省内已有6 个生产紫砂壶的厂家,营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50 余国,宜兴紫砂工艺厂全年创汇150 万美元。

1987 年:宜兴紫砂二厂评为“ 明星企业” ,厂长史俊荣被评为当代中国优秀农民企业家。

1987 年:宜兴紫砂工艺精品40 件套被选入中南海紫光阁,获国务院颁发荣誉证书。

1987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申报顾景舟为工艺美术大师。

1987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淘汰“ 云玉壶” 、“ 龙眼酒壶” 、“ 各式茶器” 、“ 小水平茶具” 等老产品。

1987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获轻工部优秀质量管理奖。

1987 年:宜兴紫砂已远销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宜兴紫砂一、二、三厂的出口值共达673 万元(含旅游产品值),比1978 年增加5.63 倍。

1987 年:紫砂二厂生产的“ 华艺牌” 、“ 夏意” 工艺雕塑和“ 一节竹段壶” 获中共农牧渔业部“ 创新产品” 奖。

1987 年:紫砂工艺二厂生产的“ 蠡龙茶具” ,获中央轻工业部“ 优质新产品” 奖。

1987 年:紫砂工艺品种类达数千种,从业人数达2620 人,年产1290.22 万件,产值1850.9 万元,创利548.49 万元,营销54 个国家,创汇631.39 万元。

1987 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 紫砂中低档茶壶” ,获“ 全国名优陶瓷展评会” 的“ 消费者满意产品” 。

1987 年:顾绍培创作的“ 天龙顶珠紫砂壶” 和“ 紫砂大汽锅” ,获“ 全国陶瓷质量评比” 优胜产品奖。

1987 年:顾景舟创作的“ 五头提壁茶具” ,获“ 全国旅游纪念品展评会” 一等奖。

1987 年7 月:川埠乡的宜兴紫砂三厂建成投产,9 月,周墅乡常安村以原紫砂农村加工户技术为基础,在紫砂工艺厂北建立了紫砂工艺四厂,随后大浦乡洋渚村建成宜兴紫砂五厂,均以生产紫砂茶壶为主,供少量出口。是年,宜兴紫砂产品有壶、杯、瓶、鼎、餐具、花盆、水底、挂盘、文房雅玩、假山石、盆景、人物雕塑等1000 多个品种。4 家紫砂厂的从业人数在2620 人,年产量1290.22 万件,年产值1850.9 万元,创利润548.49 万元。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09 编辑

1986 年1 月:紫砂名师沈遽华应邀赴日本进行紫砂技术表演。

1986 年3 月:27 年:紫砂名师朱可心病逝,享年八十三岁。

1986 年4 月:以上袁,潜洛的制壶技术为基础,在宜兴川阜,成立了紫砂三厂.

1986 年11 月16 日:紫砂工艺二厂举行“ 宜兴紫砂散文节” 。

1986 年: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生产“ 华艺牌” 茶具)成为出口厂家,高淳紫砂厂也生产出口紫砂陶40 多种,同时研制成功紫砂cs -A 型寿星牌紫砂磁化水壶。

1986 年:紫砂名师徐秀棠、李昌鸿创作的“ 丙寅大吉壶” ,获中央轻工业部召开的“ 全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会” 一等奖。

1986 年:紫砂名师鲍仲梅赴孟加拉国参加“ 紫砂陶艺展” 。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48 编辑

1985 年:1985 ~1986 年间,香港锦锋公司、英泰贸易公司、海洋紫砂陶艺公司、双鱼有限公司相继举办紫砂陶艺名人名作展览会、展销会,印制“ 壶锦” 、“ 砂壶集” 、“ 紫砂春华” 等书籍,形成国内外的“ 紫砂热” 。

1985 年:1985 ~1986 年间,紫砂工艺厂成为生产高档品为主,所产200cc 高档壶有400 多种。

1985 年3 月:科教片《 紫砂陶》 ,由中共文化部翻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语言对外发行。

1985 年5 月1 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颁授紫砂名师顾绍培“ 五一劳动奖章” ,表彰他在紫砂创作上的突出成就。

1985 年9 月18 日:中共国家经济委员会确定高海庚创作的“ 集玉紫砂壶” 为国家礼品。

1985 年9 月:紫砂工艺厂的“ 紫砂艺术集锦系列小壶” 获全国轻工业开发新产品一等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9: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48 编辑

1984 年:宜兴陶业界名人华荫棠,将珍藏的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制壶名师杨氏作的“ 竹段紫砂壶” 、“ 风卷葵紫砂壶” 和鼎蜀医院中医杨葆清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制壶名师邵大亨作的“ 棳球紫砂壶” ,赠给政府,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

1984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全年创作了377 件( 套) 新品种。

1984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应用“ 黑泥” 和“ 红泥” 等新材质生产茶壶。尤其用红泥制作的水平壶代替了沾浆红泥水平壶( 台湾称为内紫外红标准壶) 。

1984 年:香港举办的“ 江苏陶瓷展览” 中,镶银丝凤形茶具以港币5.5 万元出售。


1984 年:紫砂名师鲍仲梅等在斯里兰卡示范紫砂制作。

1984 年:紫砂名师顾绍培出席江苏省先进表彰大会,获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1984 年:随紫砂陶的需求增多,宜兴紫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高淳紫砂厂相继建成投产;宜兴紫砂工艺厂与合新厂、红旗厂实行企业联营单位。

1984 年2 月:春节期间,台北历史博物馆征集民间收藏,举办大规模“ 古代茶具特展” ,大部分为宜兴古代紫砂茗壶,是台湾古壶收藏的高潮。

1984 年3 月:李昌鸿应邀赴美参加“ 新奥尔良国际博物会” ,这是紫砂艺人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国际博览会,并在“ 中国经济贸易展览馆” 示范紫砂工艺。

1984 年4 月:李昌鸿、沈蘧华制作,沈汉生镌刻的“ 竹简紫砂茶具” 和顾绍培制作、谭泉海镌刻的“ 百寿紫砂瓶” 荣获德国“ 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 金奖。

1984 年6 月:香港“ 茶具文物馆” 开幕,藏品多半为宜兴古今紫砂荼具,促成港、台壶艺的研究风气,活跃了台湾古壶市场。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8:47 | 只看该作者
1983 年:江苏省高淳县利用当地秀山等地的黏土矿,新建高淳紫砂厂,生产紫砂茶壶。

1983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 方圆牌” 高级紫砂茶具,获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颁发金质奖。

1983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 方圆牌” 高级紫砂茶具荣获国家金质奖和江苏省优质产品奖。

1983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为日本荣华公司仿制“ 供春壶” 、“ 仿曼生提梁壶” 、“ 掇球葵仿古壶” 等7 个高档产品,由日商指定紫砂艺人制作,出口单价在500 元以上。

1983 年6 月:台北故宫博物院邀请谢瑞华女士演讲“ 谈宜兴紫砂” 。

1983 年10 月:周墅紫砂工艺厂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从此拉开了宜兴民间紫砂大镇的序幕。

1983 年11 月:香港叶荣枝先生应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之邀,与台湾壶艺界举行座谈“ 宜兴紫砂制壶诸问题” ,是台湾首次获得较详尽的宜兴壶资料。

1983 年(民国73 年)之前,宜兴紫砂壶底均落款“ 中国宜兴” 、“ 荆溪惠孟臣” 、“ 荆溪X 制” 、“ 宜兴紫砂” ,使业者常蒙当时的“ 警备总部” 关切,“ 宜兴紫砂工艺厂” 因此换掉印章,壶底刻上正楷年号“ 癸亥年”( 1983年) 、“ 甲子年”(1984 年) 。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8:42 编辑

1982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 方园牌高级紫砂茶具” 获国家经委金质奖;八件紫砂陶,获称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大东坡紫砂壶” 、“ 六件三友茶具” 获称对外经贸部优质产品。

1982 年:香港专营紫砂公司每年轮办“ 紫砂陶艺展” ,宣扬宜兴紫砂的历史、艺术和实用价值,积极推动“ 紫砂热” 的兴旺发达。

1982 年:高海庚、吕尧臣创作的“ 九头竹圈紫砂酒具” 获中国国际旅游会议优秀旅游纪念品玉质奖。

1982 年:紫砂工艺陶列入单独行业评比,并多次获国内、国外奖。

1982 年:扩大高档壶产能,全年创新83 件( 套) ,出口订货80258 件,新增产值69 万元。

1982 年5 月:中共国家轻工业部和全国陶瓷美术学会在宜兴鼎蜀镇联合召开“ 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议” ,徐汉棠、徐秀棠、高海庚等创作设计的紫砂作品,二件获一等奖,九件获二等奖。

1982 年5 月:日本名古屋电视台到宜兴鼎蜀镇拍摄“ 紫砂陶器和龙窑窑址” 电视片。

1982 年9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北京天安门内端门举办“ 紫砂工艺陶展览会” ,展出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产品和创新产品400 件( 套) ,现场供应的20 万件紫砂工艺产品,不几天全部售光。

1982 年9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 紫砂名人名作展览” 。

1982 年9 月:陶觉公司经理胡兆根和紫砂工艺厂厂长高海庚,赴日本考察陶瓷生产工艺技术。

1982 年:顾景舟被国家评定为工艺美术师,1989 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 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授予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的荣誉称号。

点评

顾大师当大师时是中级职称难怪当今紫砂行当从业者大部分以大师自居  发表于 2013-6-25 12:54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9:47 编辑

1981 年2 月20 日:宜兴周墅公社紫砂厂成立 。

1981 年9 月: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成《 紫砂工艺陶》 科教片,并译成英、法、俄、西班牙、葡萄牙等语言对外宣传。

1981 年9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佰胤,应香港市政局艺术馆邀请,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 举办“ 宜兴紫砂陶艺展” ,并专题演讲“ 中国紫砂陶的历史发展与生产过程” 和作工艺示范表演,引起港、台对紫砂茗壶的狂热兴趣。

1981 年10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为山东生产一批紫砂葫瓢壶,并提供包锡工艺之壶。另出口“ 木瓜、柿子、荷叶、蜜桃、瓜菱、佛手、南瓜、梅花、十二生肖壶” 等25 个新品种。

1981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成立特艺生产班组,专门为香港市政局的亚洲第六届文化艺术节举行的“ 宜兴陶艺展” 生产一批优秀作品,藉以宣传紫砂壶的历史、艺术和实用价值。为保护紫砂陶土资源,减少寿星壶、洋通壶的粗货生产,再创新上百个品种。

1981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采用“ 方圆牌” 注册商标,并在紫砂隧道窑安装烧成自动控制记录仪,保证烧成质量。

1981 年:香港举办亚洲第六届文化艺术节,宜兴紫砂工艺厂为其参展作品定调为名人名作,藉以提高紫砂身价。

1981 年:根据香港锦锋公司的需求,将“ 鱼化龙” 改成大、中、小三个系列品种,制作小合梅、小集玉、小龙团、小樱花等10 个200cc 系列小壶,年产三万件,产值达30 万元,深受东南亚和台湾的欢迎。

1981 年:高档200CC 紫砂小壶问世,畅销不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8:31 编辑

1980 年:香港双鱼有限公司罗桂祥先生八度赴宜兴收集资料,介绍紫砂茗壶作者,并订制17 个高档茶壶,按作者的名望分订三种价,突出名家作品的声誉。

1980 年:紫砂的产量已达364 万件,产值248.65 万元,创利润68.1 万元。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增加,部分乡镇也开始发展紫砂生产。

1980 年:顾景舟建立“ 紫砂特艺班” ,按香港收藏家罗桂祥先生的供样,复制历史名作,并挑选工艺师和高级工艺师每周为特艺班学员上课,奠定了紫砂艺术的基础。

1980 年10 月:由紫砂厂下放农村的技术人员为主体,在紫砂工艺厂的西侧筹备建立“周墅紫砂厂”。

1980 年: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期,福建茶叶公司曾大量向“ 宜兴紫砂工艺厂”  ,大量订制生产过“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厦门支公司” 底款的水平壶,泥料为“ 红泥” 及“ 清水泥” ,容量以十杯壶为主( 台湾玩家惯称此规格的容量为8 杯) 。该批壶的底款是繁体字,壶身筒正面刻上楷书年:“ 请饮” :( 于上方) ,中国乌龙茶( 这五字刻在“ 请饮” 二字的下方) ,及一个小茶船( 上盖下承) ,和六个很小的茶杯 ,整个套组都是用同品种的泥料生产。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2-8-28 18:16 编辑

1979 年:1979 ~1987 年,每年平均有3000 人左右慕名到宜兴紫砂工艺厂参观,最多时达5000 余人,由此带来的旅游外汇年收可达70 ~80 万元人民币。

1979 年:沈蘧华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 三八” 红旗手,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的突出成就。

1979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加强了工艺管理和技术改进工作,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不断开发新产品。

1979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陶器获国家银质奖,出口量80.5 万件,出口值105.9 万元。

1979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创新品种从每年50 种上升到120 余种,单件出口值从0.1 美元上升到0.5 美元。

1979 年5 月:紫砂工艺陶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二次“ 全国陶瓷艺术展览会” 获佳誉。

1979 年8 月:紫砂工艺陶参加北京故宫举办的“ 宜兴陶瓷展览” ,徐汉棠制作、鲍仲梅镶嵌银丝的一套15 头四方藏圆咖啡具被故宫收藏,另一套被美籍华人以1200 元高价购藏。范盘冲设计制作的“ 宝塔紫砂台灯” ,同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6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