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喝茶渡日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茶叶生化(茶的揭密)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39 | 只看该作者
抗菌、抗病毒
大量研究证实,茶多酚和茶色素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多种有害菌有明显的抑杀作用。饮茶可以防治一些细菌性疾病,如痢疾、伤寒、霍乱、肠炎、肾炎等。在民间就有喝浓茶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作用。此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对人体肠道有益细菌双歧杆菌有促进生长和促增殖功效。饮茶又可以改善人体肠道微生物结构,提高肠道免疫力,增进人体健康
同时对病原菌如体癣、足癣菌有显著杀伤作用。茶水擦身或足浴5-7周后,体癣、足癣症状会完全消失。艾滋病( AIDS)病毒会造成人体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感染,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体外研究发现,茶多酚对病毒作用具有相当强的阻断作用,可有效抑制 AIDS 病毒的增殖,其阻断能力高于国际上通用的治疗AIDS 药物 AZT20-30倍。茶多酚可抑制蛀牙菌以及引超牙周炎的细菌生长,具有预防蛀牙、牙周炎。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0 | 只看该作者
除口臭作用
口臭由多种挥发性化合物引起,包括硫磺化合物(硫化氢、甲硫醇等)、含氮化合物(氨类)、低级脂肪酸、醛类、酮类化合物等。这些物质有的因为口腔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而自体内产生的,有的来自食物,如大蒜、酒、烟等。茶多酚能有效地消除口臭。因为茶多酚能与引发口臭的多种化合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无挥发性的产物,从而消除口臭。由于这个效果,茶叶提取物被用于一些牙膏、口香糖中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0 | 只看该作者
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由于血液中脂类浓度偏高,胆固醇和其他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而引起。胆固醇和脂肪不溶于水,被包在磷脂和蛋白质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血液中。血液中的脂蛋白胆固醇根据其密度大小被分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血液中LDL胆固醇浓度高时,会引发动脉硬化,相反HDL胆固醇浓度高时,动脉硬化会受到抑制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喝茶多的人其血液中胆固醇总量较低,而其中主要是LDL胆固醇的量的减少,HDL胆固醇没有大的变化。主要作用机理为抑制消化系统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体内脂质、胆固醇的排泄。因此,喝茶可改善血液中胆固醇的比例,从而达到预防心血管病的效果。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也是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的原因之一。茶多酚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0 | 只看该作者
降血糖
正常情况下,摄人体内的糖分转化为能量被使用。当摄人体内的糖分过多时,无法转化为能量的部分留在血液中引起血糖浓度上升,引发糖尿病。预防糖尿病的方法有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的药有一种为增加体内的胰岛素,以促进血糖的代谢;另一是抑制体内淀粉酶、蔗糖酶等的活性,使得摄人体内的淀粉、多糖无法被消化吸收,直接被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控制体内糖分、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 试验发现多酚(ECG、EGCG、CG、GCG以及茶色素中的茶黄素)对人和动物体内的淀粉酶、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茶黄素的效果最强。同时茶叶中的另一成分茶多糖也有有效的降血糖作用。因此,喝茶也有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0 | 只看该作者
降血压
高血压现代生活的多发病,世界上10人中有1人患高血压。人体内有一种名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此酶有引起血压上升的作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中有许多是ACE抑制剂。茶多酚对ACE有阻碍作用,其中EGCG活性最强,其次是ECG。茶多酚可使平均血压、收缩压、扩张压都有明显下降。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0 | 只看该作者
抗过敏及消炎作用
过敏反应可由多种物质引起,如某些动物蛋白、细菌、病毒、药物、动物毛皮、植物花粉,以及油漆、染料、塑料、化学纤维等等。引起过敏的物质被称为过敏原。正常情况下,机体受外来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相应的抗体,释放出化学物质进行抵御,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这是机体自我保护所需的免疫反应。但若反应过度或持续时间长,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机体生理机能障碍,就成了损伤。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1 | 只看该作者
抗辐射作用
二战中的日本广岛原子弹轰炸使人们发现了茶的抗辐射作用。辐射会引起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在动物试验中,发现服用茶多酚可减缓辐射引起的免疫细胞的损伤,促进受损免疫细胞和白细胞的恢复,防治骨髓细胞的辐射损伤。现代生活中,一些行业,如X光拍片、放射物质实验的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次数较多,并且日常生活中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等使人处于长时间低剂量的电磁辐射中。同时环境的恶化使大气的臭氧层遭到破坏,地球上的电磁辐射强度不断增大。因此需要经常注意抗辐射。而饮茶则是非常简便且有效的方法。
38#
发表于 2010-5-28 00:41 | 只看该作者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1 | 只看该作者
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
重金属包括砷、镉、锑、铍、铅、汞等,来源于空气、水、食物、日常所用金属制品等。可由呼吸、饮食进入身体。体内的积蓄会导致头昏眼花、腹部疼痛、呕吐和休克,损害胃、肠、肝、肾等器官,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衰老。茶多酚对多种重金属离子有络合、还原等作用,能减轻重金属离子对人体的毒害。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1 | 只看该作者
茶多酚的应用
食品保鲜剂。茶多酚作为食品保鲜剂在油脂、水产制品、肉类制品的保鲜、保色的方面效果显著。口腔卫生用品。添加茶多酚的口香糖、牙膏能消除生理及饮食造成的口臭。抗菌布。用含有茶多酚的布做成的口罩、手套、工作服有抗菌能力,可用于防治疾病的传染。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2 | 只看该作者
茶叶中的氨基酸(amino acid)
茶叶中的氨基酸有26种,除了20种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游离氨基酸中,另外还检出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γ–氨基丁酸 、豆叶氨酸 、谷氨酰甲胺 、天冬酰乙胺 、β–丙氨酸 )。

茶叶中主要的游离氨基酸
☺茶氨酸(占茶叶干重的1-2%;占整个游离氨基酸的70%); ☺谷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9%) ; ☺精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7%) ; ☺丝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5%) ; ☺天冬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4%)。

茶氨酸的性质
自然界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白色针状结晶。极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且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具有焦糖的香味和类似味精的鲜爽味,味觉阈值为0.06%,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味觉阈值则分别为0.15%及0.16%。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2 | 只看该作者
茶氨酸与茶叶品质
在茶汤中,茶氨酸的浸出率可达80%。对绿茶滋味具有重要作用,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茶氨酸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可见茶氨酸不仅对绿茶良好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作为红茶品质的重要评价因子之一。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2 | 只看该作者
茶氨酸的生理活性
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传达物质。帕金森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起因,是由于病人的脑部缺乏多巴胺。茶氨酸被吸收入脑后会使脑内神经传达物质多巴胺显著增加,因而使脑部疾病有可能得到调节或预防。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镇静作用 茶叶含有较多的咖啡碱,其具有兴奋作用,但是人们在饮茶时反而感到放松、平静、心情舒畅。这主要是茶氨酸的作用。女性临床试验表明服用200mg/日的茶氨酸,女性经期综合症的症状如头痛、腰痛、胸部胀痛、无力、易疲劳、精神无法集中、烦躁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保护神经细胞 茶氨酸能抑制短暂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主要是因为当谷氨酸过多时(兴奋型神经传递物质),会造成神经细胞死亡。而茶氨酸与谷氨酸结构相近,会竞争结合部位,从而抑制神经细胞死亡。因而茶氨酸可能用于谷氨酸引起的脑障碍,如脑栓、脑出血等脑中风,以及脑手术或脑损伤时出现的虚血和老年疾呆等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2 | 只看该作者
茶氨酸对患高血压的大鼠有降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血压的作用。茶氨酸通过调节脑和末梢神经中含有色胺等胺类物质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而茶氨酸对正常血压的大鼠则无降血压作用。减肥作用 小鼠实验表明,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茶皂素、茶多糖等都具有减肥效果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42 | 只看该作者
游离氨基酸与茶叶品质
☺色:游离氨基酸含量高的鲜叶,其N代谢旺盛,持嫩性强,制成的干茶条索紧细、色泽油润。 ☺味:很多游离氨基酸本身就是滋味因子。如茶氨酸具有类似味精的鲜爽和焦糖香气,对茶汤的滋味和香气都有良好的作用;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具有鲜味;精氨酸具有鲜甜滋味,在食品中被视为风味增强剂。 ☺香:在红茶发酵中,氨基酸可以形成香气物质。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7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