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7309|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珍惜身边喝茶的年轻人,因为他们真的不容易(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茶,而集他们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是咖啡、可乐和酒。我觉得这是对的。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茶?我想,问题不是年轻人不喝茶,而是在于茶本身的社会定位,在于如何引导年轻人去喝茶。

80年代,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物质文明也得到快速发展,问题随之而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涌起,传统文化陷入了窘境,即中西融合带来的尴尬。既没有东方美学的根基,也没有西方文化的内涵,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充满了矛盾和隔膜。

几十年的文化隔断,带来的是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距离。说到茶,只有老一辈人才觉得亲近,那个“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年代,越来越遥远。在新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中,茶的角色早已缺失。茶留给他们的印象是属于过去那个年代的,总是让人觉得保守,传统,讲究礼节,束缚繁多。这也无怪年轻人一提茶就觉得老气、过时,更有一些年轻人觉得,茶是中老年人的保健饮品。

年轻人喝茶,似乎带着一种垂垂老矣的感觉。茶的精神是从外向内走的,在于人生的历练和收获。年轻人正处于一纸空白,更渴望向外拓展出自己的一片天。咖啡、酒、可乐之所以能够打开年轻人市场,正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年轻人活力、张扬、不怕失败、敢于尝试、追求刺激的特点,这些饮品不仅hold住了年轻人的味觉,还hold住了他们的大脑,并灌输给他们一种意识:年轻人就要喝与之年龄身份特点相符合的饮料。1998年,百事可乐打出广告语“新一代的选择”,切中年轻人的“新”和喜欢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心理,谁会拒绝呢?2004年百事可乐更是提炼出一种年轻精神 ——“突破渴望”、“敢于第一”,试问,哪个年轻人不需要这样的激励,不渴望这样的超越?再来看立顿红茶,它以明亮的黄色包装向人们传递它的宗旨:阳光、活力和自然美好的乐趣,也十分符合年轻人对生活的向往。而我们回过来,看看几则国内茶品牌的广告语:八马:大礼不言大益:茶有益 茶有大益山国:有情有义红岁:源自中国 感动世界华祥苑:儒士品天下……“多老气横秋啊!”它们都是基于传统的茶文化延伸而来,没有传达出对年轻人的关注,反而与年轻人之间撕开一道鸿沟,如果说传统属于“旧”,他们的“新”显然是站在传统文化对面的;再看看茶叶品牌消费人群的定位,多是历经社会磨砺,小有成就的成功人士。年轻人喝茶,会被认为“土”,爱喝茶的年轻人,真的不容易。所以,年轻人不爱喝茶,也实在不能怪他们!让年轻人重新爱上喝茶,我想,我们一定需要激发茶叶新的生命,去重新定义新的中国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9-2 22:41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9-2 22:4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4#
发表于 2014-9-2 22: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14-9-2 23:01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9-2 23:03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9-2 23:27 | 只看该作者
我所接触的年轻人说白了多半都没有那个耐心去学习和了解茶,喝茶时只顾拍照刷微博、要么微信或者游戏等等,哪里有耐心一点一点撬开茶饼,放电子称称量合适的置茶量,然后烧水,温壶,烫杯等等程序,即使想交流一些茶叶、紫砂壶方面的知识,也都是一副茫然的表情,很无奈啊……
8#
发表于 2014-9-2 23:34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9-3 00: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14-9-3 00:10 | 只看该作者
恰恰相反,我所接触的喝茶的中年人居多,喝茶的我感觉按年龄粗分有3个年龄段,55岁以上,25岁至55岁,25岁以下,真正喝茶、品茶、玩茶得多是25岁至55岁这个年龄段,50岁以上的更看重的是喝茶本身,2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需要苛求,更不用震惊,我今年40,20岁以前我也很少喝,甚至不喝,各位20岁以前又有几个会喝茶,爱喝茶的?
11#
发表于 2014-9-3 00:4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过程的别急
12#
发表于 2014-9-3 01:51 | 只看该作者
只要说的上的快速消费品公司,都有包装茶,譬如可乐的原叶,雀巢的冰爽,三得利的乌龙(本人觉得最好的一款),统一茶里王,康师傅多了去了,连汪小菲也在北京办实体,销售包装茶,前5。6年是奶制品增长最快,最近2.3年是茶饮品增长最快。关键在于方便和携带。
为啥洋快餐这么红火,中餐则相形见绌,差距在于标准化管理。
喝一壶现磨蓝山觉得就是高大上,会所里泡一口明前龙井价格未必输给它,乃价值取向差异矣!
同样茶亦有南北差异,边区特色等;提笼架鸟,托壶甩辫一看就知道北方满清遗风,炭炉红火,围坐烹茗便知潮汕风味,旷野培茗,煎茶调奶,就是疆藏了。
与其费劲倡导爱这爱那,不如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不仅仅只是茶。
13#
发表于 2014-9-3 02:25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4:29 | 只看该作者
coolfire 发表于 2014-9-2 23:27
我所接触的年轻人说白了多半都没有那个耐心去学习和了解茶,喝茶时只顾拍照刷微博、要么微信或者游戏等等, ...

慢慢来  年轻人   会很快融入这个茶的生活中的 多谢欣赏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4:36 | 只看该作者
统一回复一下  谢谢  这是我的分享文章  
多谢大家的回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分享。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 12:3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