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7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径山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31 0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径山茶又名径山香茗,为浙江省传统历史名茶之一。径山产茶品质优异。“茂钱唐者,以径山稀,今天目远胜径山……,洞霄次径山”(田艺蘅《煮泉小品》)。“钦师尝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他产,今径山茶是也”。“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进里山坞,出者多佳品,凌霄峰者尤不可多得。大约出自径山四壁坞者色淡而味长,出自里山坞者色而味薄”(《继余杭县志》)。说明径山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朝开寺僧法钦,产于径山四壁坞者品质较好,尤以凌霄峰之产品最佳。径山位于浙江省余杭、临安交界处,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临安交界处,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西径连临安的天目山,故又有“双径”之称。径山有凌霄、堆珠、鹏博、晏坐、御爱五大峰,茶树多分布在峰谷的山坡中。这里群峰环抱,云罩雾浓,森荫蔽日,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常年日照时数不到1800小时,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2—4%,土层深厚,表土层24—40厘米,芽叶有效成分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为4760mg%,其中茶氨酸含量达1751mg%,高于一级杭炒青茶含量一倍左右,为径山茶品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径山茶采制技术考究,嫩采早摘是径山采摘的特点。径山茶以谷雨前采制品质为佳。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通常一公斤“特一”径山茶需采6.2万个左右的芽叶。径山茶属烘青型绿茶。手工炒制,小锅杀青,扇风散热是径山茶的加工特点。具体工艺分;鲜叶摊放、小锅杀青、扇风摊凉、轻揉解决、初烘摊凉、文火烘干等几道工序。径山泉水颇多,有龙井泉、金鸡泉等,以龙井泉水泡茶最好。清代魏源《自天目径山寺》云:“左泉右泉照石影,出谷入谷聆泉声。远石绿青近山碧,大泉钟馨小泉琴。”宋代著名茶叶大师襄游径山时“见泉甘白可爱,汲之煮茶”。据《临安县志》载,清代张京元品饮径茶后赞道:“泉清茗香,洒然忘疲。” 径山在唐、宋时为江南的旅游胜地,又是江南禅林之冠,日本佛教高僧曾来径山研究佛教,他们回国时将径山的茶籽、饮茶器皿和径山寺内一种“茶宴”礼仪传到日本。今天日本生产的本山茶(安培茶),就是当时圣一禅师从中国带去的茶籽繁殖的。现在日本的“茶道”也是由径山寺“茶宴”的一套礼仪逐渐发展而成的。可见,径山的名山、香茗、名泉、古刹在历史上是相当著名的。正如唐代诗人皇甫冉《送陆鸿渐山人天目采茶诗》中所说:“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饮石泉清。寂寞燃灯夜,想思一馨声”。 径山茶条索纤细苗秀,芽峰显露,色泽绿翠,香气清幽,滋味鲜醇,汤色嫩绿莹亮,叶底嫩匀明亮,经饮耐泡。清代金虞在《径山采茶歌》中赞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不如又径加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 径山茶自1978年恢复生产以来,在省、市名茶评比会中连续三年蝉联冠军,荣获最佳名茶、全国名茶称号,并获得特别奖。 目前,径山茶已初具规模,建立了名茶基地,年产量达1000公斤左右。产品销往北京、南京、上海等各大中城市,还远销日本,受到消费者高度赞赏。
2#
发表于 2010-6-27 18:04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9-13 17:11 | 只看该作者
有卖吗?
4#
发表于 2016-10-21 15:01 | 只看该作者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5-31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