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0975|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乔探讨:关于普洱是否越陈越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乔连续发文,抛出重磅炸弹在论坛及兄弟论坛掀起轩然大波,支持者、拍砖者各执己见。此文内容原本只是在Q群中就“普洱是否越陈越香”与乔的对话,虽是对其观点的质疑,但乔依然邀我整理成文,发论坛供广大茶友评判,其心胸宽广亦可昭昭。
我与乔数面之缘,其人之耿直及对茶之痴爱令我颇为触动,其调配的茶品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乔在《“越陈越香”究竟是编造出来的故事还是真的存在?》一文中提出:“总结:普洱茶根本就不存在“越陈越香”,客观一点说,普洱茶在陈储的过程中,会转的越来越甜是真的,因为酚类和碱类物质都缓慢发酵成糖类物质,而芳香类物质都逐渐弱化了。所以“越陈越香”根本就不科学也不客观。”随后,乔在《普洱茶的过往/现状及将来之我所见》提出:由其制作的普洱比老茶更好喝。这些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也促成了6月27日由乔主持的“新茶pk老茶”斗茶大会。 纵观两文及乔在Q群中与我的对话,我认为乔试图通过其精制的新茶与老茶之间的pk,证明普洱越陈越香是一个伪命题。Pk的结果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老乔的说法,他的新茶在与老茶的pk中胜出。但我认为,pk的结果仅仅证明:乔制作的新茶比市面存在的老茶好喝,而无法证明“普洱越陈越香是个伪命题”。
如乔而言,目前市面存在老茶多用台地料,批量制成。而乔制作的茶品选用上等古树料,精工制成。广大茶友一眼就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要想通过这两种茶之间的对比证明“越陈越香”是一个伪命题,必须同时证明以下两点:第一,目前市面存在的老茶比其当年还是新茶的时候难喝;第二,采用新制程的茶,新茶也比老茶好喝。其原因在于:新茶老茶的用料等级与制作手法是不一致的。不证明这两点,我们就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但是我们在pk中,只看到“乔的新茶”胜出“现有老茶”,并没有看到没有看到以上两点得到证明。假如存世的老茶比当年仍是新茶时好喝,或者更有韵味。那么我认为越陈越香是可以肯定的,或者说是有道理的。
那么,普洱是否一定要采用老旧的制法。也就是说,乔代表的精工制作是否可以取代旧法呢。新制法的特点选用高级别好料,达到新茶既可有很好的口感的效果,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但如乔而言,新制法存放的结果是“基数递减”。乔兄认为:老茶的基数是1,转化后变成5,叠加优势是400%;而新好茶,基于选料及技术等优势,基数是40,陈化效果可能递减到35,虽然比新茶时降低,但仍大于老茶叠加后的5。但乔是否想过,如此一来普洱的存放将变得毫无无意义。普洱如绿茶一般,喝新茶,变化的魅力也将随之失去。可是,论鲜、爽、嫩、香(这些评价标准不一定表述的准确),普洱能拼得过绿茶等吗?!
同时,由于新好茶的出现为时尚短,无实例可向我们证明:新制程茶存放的结果一定是减少,也就是说,我们尚无法确定确定新好茶一定不会“越陈越香”,或许经过存放后,新好茶也从40变成45了呢?如此一来,自当是我等茶友的福音。
因此,我认为,目前所有的证据只能证明:新制程的新茶比老制程的新茶和老茶都好喝。但却不能证明:新制程的新茶一定比新制程的老茶好喝。也就不能充分地证明“普洱茶根本不存在越陈越香”以及“越陈越香根本就不科学也不客观”这样的结论。

供乔参考。本人身体单薄,经不起太多板砖,还请各位看官手下留情为谢。
(以上文字根据聊天记录整理编辑而成)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拍砖的不多。。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承受力差呗。哪像你老人家铁布衫护身。。
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87758hzc 的帖子

如兄所言,从严密的逻辑学角度出发,这种推理方法其实是并不严密。其实我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乔的推理方法、推理的过程存在纰漏,因此无法充分论证其结论。谢兄关注。。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haser 的帖子

得到chaser的关注,倍感荣幸。
关于“新制程”的提法或许不太确切。乔提倡的新茶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要去,一是顶级古树纯料,二最佳时机采摘,三是制茶工艺。前两者,我与您无异。唯三稍有偏差。
关于制程,乔之语是“精工制成”。我理解“精工制成”除了包括在制作时更加用心细致,在工艺各流程也应存在与旧法不相一致之处。按我的浅薄了解,同一茶树的鲜叶,制作过程中的差异会导致成品口感的重大差异。当然我也了解一些大厂通过工艺的改革达到新茶即能入口的效果。当然,大厂茶与乔的茶不可同日而语,这我心里是有数的。
是故,我斗胆认为此新茶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新的方法,是为新制程的茶,至于制程是否完美,实在力有不逮,无法妄言之。只能留待各位大佬去分析评判。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5-31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